昭化:打造“四季农旅”风景带 农旅融合激活乡村新活力‌

今年以来,昭化区以农旅融合为抓手,围绕区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的打造中心腹地“四季农旅”风景带目标,串联柏林古镇、王家贡米主题公园、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等特色资源,推出农旅融合主题游线。‌

8月的卫子镇新荣村,千亩稻田如一片无垠的绿毯,在阳光下舒展着蓬勃生机。王家贡米主题公园内,农耕体验活动正有序开展。手工体验区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捏泥塑、制作五谷画。一件件充满童趣的作品逐渐成型,展现着孩子们对农耕生活的想象。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泥塑,非常开心。”昭化区卫子初级中学学生陈天石笑着说。

随后,孩子们在农业专家的带领下参观贡米育种基地。专家现场讲解水稻种植历史、育种技术等知识,帮助孩子们系统了解农耕文化的发展脉络。亲子厨房内,孩子们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习包饺子。擀皮、填馅、捏合,一系列步骤中,家长与孩子密切配合,现场气氛热烈,充满了欢声笑语。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卫子镇瞅准王家贡米这一特色,打出了农旅融合的好牌。近年来,卫子镇围绕“一粒米”做文章,一边建研发中心改良品种,一边构建起“1+3+N”春游经济矩阵,把油菜花节做成主IP,带动餐饮、文创、研学齐发展。

同时,卫子镇通过深化拓展“亲子+”“校园+”模式,构建起“一心四基地”农文旅融合发展布局——王家贡米研发中心、农耕文化体验基地、水产养殖示范基地、亲子拓展露营基地、畜禽科普示范基地,形成品类丰富的农旅产品矩阵。从花田火锅、花田烧烤等“花田”系列活动,到萌宠乐园、古法榨油等休闲项目,持续释放着新农村生态粮油产业的活力。

卫子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兼副镇长谭林介绍,仅今年举办的中粮油脂广元昭化第五届油菜花文化季活动,就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成功带动消费链条化发展,预计全年农旅综合收入将突破500万元。‌

体验过卫子镇的亲子研学,感受了农耕文化的鲜活;移步柏林古镇,这方千年驿站又用古韵新风,续写着川北文旅的热闹篇章。这座距今1900余年的古蜀道驿站,穿斗式木楼错落有致,张家大院等明清建筑保存完好,如今已成为热门打卡地。

游客们或漫步青石板路,触摸“川北民居标本”的岁月肌理;或参与“柏林・夜岚谣”剧本杀,在角色扮演中穿越千年;或在岚湖畔泛舟赏景,感受“古驿站+新玩法”的独特魅力。

依托“传统村落+”模式,柏林沟镇让千年古镇焕发新生。通过保护性修复古街、古寺、楼阁等历史建筑,同时植入新业态,形成“春赏樱、夏采莓、秋泛舟、冬品韵”的全季旅游格局。

据统计,柏林沟镇已连续十年举办樱花季活动,累计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创收超过2亿元。

从卫子镇的现代农耕研学,到柏林古镇的千年古韵,昭化区“四季农旅”风景带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随着基础设施和业态的持续升级,这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游线,将为更多游客带来独具特色的川北田园体验。

“接下来,我区将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和智慧旅游设施,串联起王家贡米主题公园、特色水果田园综合体、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等节点,推出更多‘农业+文化+旅游’的融合产品。”昭化区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吕志勇表示,同时,该区将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壮大集体经济,让群众深度参与产业链,真正实现“景美、业兴、民富”,为新时代山区农业现代化提供昭化样本。

向东阳邹星雨

编辑:石雪芹校对:何泓岑

责编:何沂薇编委:杨俸润程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