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苍溪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锚定全市最优营商环境建设目标,以“1+5”机制为抓手,持续深耕政务、市场、法治、人文“四大环境”,推动县域营商环境迭代升级,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上半年,该县民营经济增加值达58.66亿元,总量与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二;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938户,同比增长21.5%;成功培育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8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三力齐驱”聚合力协同联动破难题
苍溪县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牵头、责任部门落实、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协调、投诉举报中心监督”的“五位一体”推进格局,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工作合力。今年以来,已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1次、推进会2次,高位统筹解决关键问题。
围绕目标导向,该县建立“目标引领+专班专人+清单管理+定期调度”工作机制,印发《2025年度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组建“一级指标牵头单位+二级指标责任单位+联络员”专项工作专班,将全年任务分解为可量化、可落地的“责任清单”,上半年累计召开专班会议6次,确保各项工作蹄疾步稳。
以评价监测为抓手,苍溪县紧盯省、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专题培训3次,现场指导评价主体样本100余户,提升参评质效;针对评价反馈问题,建立“责任清单+整改报告+督导问效”闭环机制,上半年开展调研督导2次,推动47个突出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的良性循环。
“三面共兴”优服务精准施策暖企心
在便企服务上,苍溪县整合“局长进大厅”、惠企政策兑现、企业帮代办、投诉举报等功能,设立营商环境综合服务专窗,让“政策兑现不打折、企业办事少跑路、投诉举报及时办”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已为企业兑现资金7926万余元,惠及市场主体10311家,提供“帮代办”服务45次,受理企业诉求42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为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该县创新搭建“企业座谈会+困难问题会商会+恳谈会”三大平台,同步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问卷调查”活动,全面摸排企业诉求,精准破解发展难题,高效处置违纪违法线索。截至目前,已收集涉企问题及建议40余条,成功化解外贸企业政策兑现等痛点问题12个。
在宣传引导方面,苍溪县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政务平台”立体宣传矩阵,开设“梨乡骄傲・企业家风采”融媒专栏,讲述1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奋斗故事;积极向中国改革网、县域经济网等主流媒体推送优化营商环境“苍溪经验”70余篇,其中3篇入选全市“十佳实践案例”,《广元市苍溪县“前中后”三台发力打造高效办税服务厅》更是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为各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苍溪样本”。
“三招同硬”强根基夯实发展“基本盘”
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深化。苍溪县开设“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推动155项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实现“0.5天办结”,企业开办环节较以往减少90%;115个高频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4.91%,依托“天府通办”实现168类证照电子化应用、20类证照“互认共享”;“局长进大厅”窗口累计受理企业诉求800余件,切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法治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该县印发《苍溪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模式,整合26个县级部门50个监督检查事项,实现双随机事项清单100%覆盖;建立涉企检查备案制度,上半年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23.83%,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开展“法治体检”、法治大讲堂等活动,举办全县执法人员、法律明白人专题培训1期、“民营经济大讲堂”2期,为企业发展筑牢法治“防火墙”。
要素供给支撑持续强化。在金融服务上,苍溪县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累计为企业授信41.31亿元,放款36.54亿元,授信额度、放款金额及增速均居全市首位;在就业保障上,构建四级就业服务体系,打造特色劳务品牌,累计举办招聘会56场,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在能源服务上,实施“三零三省”(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省时、省力、省钱)、电力“精算师”服务,帮助企业节约用能成本60余万元,以优质要素供给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下一步,苍溪县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全力打造更有温度、更有效率、更具活力的营商环境,让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充分涌流,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李攀
编辑:石雪芹校对:何泓岑
责编:何沂薇编委:程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