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党建引领“金钥匙” 小黄花铺就群众致富路

这段时间,广元市昭化区黄花迎来盛花期。在王家镇荣华村,40亩左右的黄花郁郁葱葱,微风轻拂,一朵朵黄花娇艳欲滴,与绿叶、蓝天相映衬,宛如一幅诗画田园图。当地村民正抢抓采收黄金期,对黄花进行采摘、烘烤、鲜花销售。

曾经面临业主撤资困境的黄花产业,如今已成为撬动荣华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这背后,是村党支部主动担当、党员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参与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当时业主突然撤资,几十亩黄花地眼看就要荒了!”回忆起2年前的困境,荣华村党支部书记金平至今记忆犹新。关键时刻,村党支部果断“接盘”,把产业发展的“方向盘”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支部勇挑重担,破局产业困境。

村支部、驻村工作队牵头,荣华村迅速组建起一支由5名党员骨干组成的“黄花产业突击队”,带领村民投身施肥、除草等精细化田间管理。

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通过科学管护,黄花产量稳步提升。今年,该村采收鲜黄花4万余斤,鲜花销售2万余斤,实现销售额7万余元;烘烤干花2000余斤,预计收入7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增收超5万元,成功稳住了产业基本盘,迈出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坚实第一步。

为实现黄花产业提质增效,荣华村组织党员技术骨干“走出去”,赴先进地区取经学习。

“结合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我们创新推行‘党建+田坎经济’发展模式,示范引领群众有效利用田埂等闲置空间扩种黄花。”荣华村“黄花产业突击队”成员夏国帮表示,这一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增加了黄花种植面积和产值,更将田埂打造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点“靓”了村庄人居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党群携手联动,共享发展红利。近年来,荣华村建立了“支部牵头、集体运营、党员联户”的长效机制,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该村12名党员主动结对帮扶脱贫户,优先吸纳他们参与黄花产业的务工。

“我在这里务工,每个月可以挣到3000多块钱,还是可以。”昭化区王家镇荣华村村民夏开翠笑着说,“自从村里发展黄花产业,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今年以来,荣华村黄花产业累计吸纳群众务工240余人次,支付群众土地租金及采摘、除草等劳务工资共6.4万元,有效带动参与群众人均增收5000余元,这朵“致富花”真正成了村民家门口的“摇钱树”。

如今的荣华村,黄花地里藏着“致富经”,田埂边上写着“振兴策”。从濒临困境到蓬勃发展,从单一生产到探索创新模式,从集体增收再到村民共富,小小黄花已成为荣华村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目标的“金黄花”。其“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享成果”的发展模式,为当地更多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鲜活样本。

邹星雨

编辑:石雪芹校对:何泓岑

责编:何沂薇编委:江涛陈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