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不仅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这一传统产业该如何加快产业升级、实现“智造”转型?
这段时间,在四川广之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一批销往成都的订单,这也是该公司本月接到的第3笔订单。
“我们的铝棒是广元本地最优质的,采购回来后,经过精加工、挤压、喷涂,制成产品,远销西北五省、云贵川、京津冀等地。”四川广之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平介绍。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仅今年上半年,铝制品产量就突破3000吨,大大超出了年前确定的目标任务。
之所以能让产品畅销各地,赵平表示道,主要得益于这些年公司在上新设备、更新工艺方面的努力。目前,公司已有5条从国外引进的挤压生产线全面投用,较之以前,生产效率提升了近3倍。其中,高品质铝制品日产能稳定在50吨左右。
“我们目前拥有两条喷涂线,一条是云贵川最长的卧式喷涂线,配有最好的喷涂设备和自动旋杯;另一条是立式喷涂线,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先进的。”赵平说。
效率提上来,质量也不能打折扣。如何向“新”求质量?赵平经过和团队其他成员深入研究,一致决定将更新施工工艺作为突破口。就在前几天,从广东引进的新型拉丝工艺就全面运用于产品生产。
“这种工艺可以降低能耗和污染,客户用着也更加放心。”赵平表示。
聚焦智能制造和数智化转型等领域,如今,四川广之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在传统产业升级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眼下,二期项目所涉及的办公楼等设施正加快建设,全面投产后,该公司年产能预计达到3万吨以上、年产值预计达到8亿元以上。
同样,四川中发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更新生产工艺,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内核升级,以及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四川中发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高档建筑型材、工业型材及新型节能系统门窗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该公司已拥有10多条全自动挤压生产线。
在挤压车间,四川中发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汪伟指着模具加温炉介绍:“这是模具加温炉,是挤压型材的灵魂所在。”
汪伟口中所说的“灵魂”——挤压模具,是铝制品关键的成型设备,其精度、材质和设计直接决定了铝型材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结构强度。挤压过后的半成品,还将经过烘干、喷涂等工序,随后进入隔热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引进的隔热断桥穿条技术,大幅提升了产品隔热性能,为抢占更多市场赢得先机。
据了解,四川中发新材料有限公司如今已具备年产5万吨铝型材生产能力和精深加工能力,是全国一线铝型材加工制造企业,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0亿元,拉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实现产值约100亿元。
向东阳邹星雨
编辑:石雪芹校对:何泓岑
责编:何沂薇编委: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