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白茶强姐”的茶缘与乡情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青坪路径”愈发明朗
广元新闻网讯(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欣)“青川白茶强姐”——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一组村民强锡香的故事,与来自浙江安吉的一片“感恩叶”紧密相连。
2018年,她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有利机遇,把“白叶一号”作为全村的感恩茶、扶贫茶、振兴茶,带领村民在青坪村建设了1354亩“白叶一号”茶叶种植核心基地。如今,每年村民在茶园就地务工总费用已超120万元,村民务工年增收5000元以上。
人和村美、产业兴旺、社会事业蒸蒸日上的青坪村,正步履坚实地向着全面小康的目标挺进。
回乡发展
种茶“小白”成长为技术能手
2016年,为照顾子女,在外务工多年的强锡香回到青坪村就近打零工,同时开始尝试种植绿茶。
2018年10月,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向3省5县捐赠了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其中540万株送到青川县。以做事认真麻利而得到村民认可的强锡香被聘为白茶基地管护负责人,之后又经过推选担任青川湖广白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此后三年,她几乎每天泡在茶园里,查看茶苗长势、除草施肥、挖排水沟,参加白茶管护知识培训,向浙江专家和县农业专家学习请教。一个人忙不过来,她还请了周边20多位乡亲来帮忙管护。一有空闲,她就啃书本学理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组织下,她到浙江安吉县现场学习白茶栽植加工技术,对白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把自己练成了技术能手。
在东西部协作的帮助下,茶园内建起了水肥一体化系统以及智能检测系统,为茶园管理提质增效。“手机随时能收到茶园空气湿度、土壤墒情等信息,就连施肥都有‘云管家’提醒!”强锡香笑着点亮手机屏幕,青川茶智茶叶数字综合服务平台推送的短信内容清晰呈现。
带头发展
实现产量和收入连年增长
2022年,青川县探索“返租倒包”经营模式,探索土地转包农户、茶园承包人、务工人员、茶苗受捐农户、基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共赢,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的强锡香主动承包了202亩茶园。
“去年我承包的茶园每亩纯利达到了400元。”强锡香告诉记者,“今年才开始采摘,就有许多来自甘肃、陕西等地的茶商提前预订,靠‘白叶一号’鲜叶和加工的干茶销售,今年已挣了10万余元。”
今年是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白叶一号”茶苗落户青川的第七个年头。
5月10日,我市在第十四届四川茶博会上举行2025“游大美蜀道品广元好茶”成都推介会。活动现场,强锡香向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下辖村黄杜村的党员乡亲们送上了一封感谢信。信中提到:七年时间过去,曾经的茶苗已经长成了茶树,今年全村白茶鲜叶产量达到了1.2万斤。
成就来之不易。今年春天,气候干旱,沙州镇找到两处水源,并将1万米水管铺到了田间地头,还新修了500方和300方的两个蓄水池确保茶树灌溉,镇长李禹良说。
带动发展
白茶绿茶交错采摘促增收
通过发展“白叶一号”的种植,村民也学会了种茶技术,当地群众纷纷开始种植绿茶,实现与白茶的交错采摘。
“一开始还担心成活率、施肥和如何销售等,结果这些全都有数字化手段来保障,绿茶苗成活率超90%。”村民焦自兵说,“我种的茶,现在年利润已经达到了8万元。”
如今,青坪村的绿茶种植面积已超3000亩。
为借助电商平台让更多青川白茶走出大山,带动村民增收,2023年,强锡香开通短视频账号,取名“青川白茶强姐”,两年来一直努力向广大网友推介青川白茶。
通过强锡香这样的产业带头人可以看到,在全力做好栽植、管护、采摘、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下,一条“捐得准、种得活、长得壮、销路好、效益高”的可持续发展“青坪路径”愈发明朗,“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新故事正在续写。
编辑:孙红玲校对:李鑫
责编:程朱荣编委:杨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