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的沃土,更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昭化区紧扣经营主体关切,在政策扶持、市场准入、要素保障、法治护航等方面持续发力,加速将环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我市2025年度第一次营商环境“背靠背”满意度监测结果正式“出炉”:纳入监测的县(区)、市级部门(单位)、公共服务单位中,获优秀等次共计10个,在县(区)组中,昭化区位列其中。
此次测评的优秀等次,正是该区久久为功优化“软环境”的生动印证。
念好“顶层设计”发展诀
今年以来,昭化区调整充实区重点产业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级领导干部点对点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定期召开营商环境专题会议,强化对相关工作的统筹调度。
在“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活动中,25名县级领导精准对接146家重点企业,已解决问题46个。该区印发《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对标省市要求,指导18个区级部门梳理重点改革事项清单,持续拓宽营商环境优化路径。
随着方案深入实施,一系列改革成效日益显现。通过“行业服务企业大走访”“企业家恳谈”等活动,实现“企呼我应”“闭环服务”,真正做到“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市场活力和发展质效同步提升。
“昭化区将持续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为市场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要素保障和权益保护,最大限度增强企业获得感,打响‘昭化营商·赢在昭化’品牌。”昭化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干部张家硕道出了持续优化的决心。
一季度,昭化区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这一亮眼数据,正是“软环境”育强“硬实力”的最佳注脚。
下好“政务优化”先手棋
“从前期资料准备到企业设立登记、股东实名认证、打印营业执照等环节,全程专人网办、帮办、代办,近一个月的细致服务,真正让我们享受到‘零跑腿’!”6月17日,四川省昌轩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何森林拿着刚办好的营业执照告诉记者。
近年来,昭化区强化“一对一”专班服务,组建“1+9”重点产业专班,定向破解发展难题;推动“背靠背”满意度监测反馈问题整改,企业满意度达100%;严格落实“一站式”政策兑现,累计兑现资金4.7亿元……
一系列务实举措有力提升了政务服务质效:高标准打造区政务服务中心“主阵地”,设立11个综合受理区,23个区级部门进驻,70余个前台工位高效运转,可承办区级事项1440余项,并建成7×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一手抓“一网通办”,一手抓“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便捷优质服务筑牢根基。
“创新推行的‘五制’审批模式显著提升了项目联审联办效率。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综合窗口’运行以来,企业办事更方便了。”昭化区绿色家居产业推进中心主任吴杰表示,将持续深化“企能办”平台应用,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助推政务服务再提速、再升级。
打好“要素保障”组合拳
“园区住宿不足,员工住在城区,通勤成本高,怎么办?”一段时间以来,昭化经开区干部为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职工安居问题积极奔走。
“家居产业城是昭化区最大的工业产业园。随着入驻企业增多,员工扩招带来的住宿紧张问题日益凸显。”昭化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马国全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专班对园区存量倒班房实施统筹调配、智慧管理,形成“重点企业优先保障、特殊岗位定向供给、配套设施同步升级”的住房保障体系。
“针对水晶饰品公司女职工占比高的特点,特别配置了独立卫浴等设施,现在的居住环境既安全又舒适。”马国全介绍,目前园区已完成183间倒班房的优化配置,一线产业工人入住率达100%,并配套建设共享食堂等生活设施。
“娘家人”的贴心服务远不止于此。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解决企业问题超400个,企业满意度达100%。
“优化营商环境不单是政府的事,企业也得出力,主动配合,好政策才能落地见效。”美好世家(四川)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克彬道出关键:唱好营商大戏,需要政府与企业同心协力,方能跑出发展新速度。
出好“法治服务”主动牌
“针对园区前期发现的固废管理典型问题,我们梳理风险清单,组织8家同类型企业集体约谈……”前不久,昭化生态环境局联合昭化经开区组建“执法骨干+行业专家”服务专班,对家居产业城内的水晶饰品行业开展固废管理专项帮扶行动。
“现场核查企业危险废物贮存、大宗固废处置等关键环节,提出规范化整改建议。”该局还邀请成都大学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结合园区产业特点和固废处置难点,形成了专项整改方案。
执法服务重在长效。为此,昭化区建立“预约执法”机制,将监管重心由“事后查处”转向“事前服务”,引导企业主动邀请执法人员排查隐患,从源头预防环境违法。出台《严格规范涉企停工停产停业五条措施》等文件,通过建立24小时自助法院、成立企业调解委员会等措施,将法治服务送到企业门口。
同时,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营造更优法治环境。去年全区“双随机、一公开”检查频次下降10%,从轻减轻处罚案件占比达70%;撮合银企合作53户、授信7690万元、发放贷款5903万元……
“当好店小二”“上门送政策”“靠前服务不打烊”……随着一项项精准举措如春雨般持续滋养,优质的营商环境沃土正不断育得“枝繁叶茂”。
王菲菲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怀英
编辑:吴敏佳校对:刘敏
责编:张长春编委:刘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