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之风 塑幸福之景——记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昭化区柏林沟镇

在昭化区南部,有一座环境秀美的小镇——柏林沟镇。这里屋舍整洁有序,乡间小路被葱郁绿树环绕,丰收时节果实挂满枝头,一幅恬静美好的乡村画卷。

5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柏林沟镇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这个本就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的地方,而今又多了一块金字招牌。

打造文明载体助力文明提升

近年来,柏林沟镇将文明理念深度融入乡村治理、生态保护、文旅发展等各个环节,持续提升乡风文明水平,让新时代文明之花在全镇处处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能。

6月12日,记者踏入柏林沟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道路,两旁色彩明艳的文明标语牌、景观小品与质朴的农家小院相映成趣,随手一拍就是乡村大片。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破除陋习,崇尚科学,崇尚健康,崇尚文明”“倡导婚葬新风,反对大操大办”……记者看到,文明标语牌、景观小品上的内容集教育、宣传、警示意义于一体,美化环境的同时又传播了文明理念。

“游客来我们这里旅游,看见这么精美的文明标语牌和景观小品,都会忍不住拍照打卡,分享到朋友圈。”谈到家乡新风貌,居民雍彬言语间满是自豪。

据了解,该镇在主干道、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累计设置了100余个文明标语牌、41个公益广告牌以及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新颖别致的设计,将文明新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生态保护等内容融入其中,让群众在环境因素的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柏林沟镇党委书记韩林江表示,通过打造一系列文明载体,群众文明意识显著提升,自觉维护镇容镇貌的积极性被激发,推动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人居环境提质共筑美好家园

文明浸润不仅在“面子”,更在“里子”。

近年来,柏林沟镇聚焦人居环境提质,统筹推进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饮水安全及改厨改厕工程。

2024年新改建农村道路15.96公里,通社道路硬化率提升至99%;完成农村大型聚居点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点亮群众夜间出行路;自来水入户管网实现全镇覆盖,自来水普及率达95%;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厨房改造,2024年完成改厨改厕175户,有效改善和提升农村宜居环境。

如今的柏林沟镇,道路平整通达、庭院整洁美观、公共设施齐全,群众生活品质与乡镇“颜值”“气质”同步提升。

不仅如此,柏林沟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群众需求作为文明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16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生活。

5月30日,柏林沟镇岚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关爱零距离,情暖老人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志愿者来到90岁独居老人冯开明的家,清扫地面、擦拭家具,将屋内收拾得面貌一新,并仔细检查了用电用气安全情况。

打扫结束后,志愿者围坐在老人身边,与他亲切拉家常,详细询问其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耐心叮嘱老人按时服药、定期体检。

“志愿者真的太好了,我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他们就像自家孩子一样,经常来帮忙,还陪我聊天解闷,心里特别暖!”冯开明开心地说。

这仅是柏林沟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生动缩影。2024年,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累计开展关爱帮扶、环境美化、文艺演出、安全教育等活动100余次,惠及群众1万余人次。

“通过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既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又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韩林江介绍,“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明新风尚。”

树立榜样典型培育文明风尚

凡人善举汇聚成文明星河,温暖着一方乡土。

助国村村民余光兰在赶集途中拾获万元现金,面对意外之财她不为所动,第一时间向村委会求助,多方奔走寻找失主,最终在当天将财物悉数归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赤岚村村民王振芳在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水中,成功挽救他人生命,其见义勇为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成为村民心中的道德标杆;

岚桥社区退休教师冯显亨,退休不“褪色”,主动投身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理论宣讲、环境卫生整治等多种活动,发挥余热为社区治理和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灯塔。柏林沟镇深刻把握“以文化人”之道,自2022年起,已连续举办三届镇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累计表彰“孝老爱亲”“见义勇为”“好夫妻”“好少年”等优秀家庭及个人72人次。这些来自基层、源于生活的鲜活榜样,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社会正能量,让文明新风吹遍乡野田间。

为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柏林沟镇还创新推出了多项激励机制: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红黑榜”评比,通过公示先进与督促后进,激发群众共建美丽家园的积极性;实施“诚信经营户”评选,树立商业诚信典范;设立“道德小屋”,推行积分兑换制度,群众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践行文明行为等累积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从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等十个方面综合评判,树立文明标杆。

这些举措有效遏制了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全镇蔚然成风。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赵雪洋

编辑:石雪芹校对:何泓岑

责编:何沂薇编委:杨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