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越五年!四川晒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亮眼答卷|新闻发布最前线·深一度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邱可欣 摄影报道

9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隆重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围绕四川“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作了详细介绍。

发布会现场

代永波表示,总体来看,“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主要目标进展符合预期,各项重大战略任务全面落地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项目顺利推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区域协同共进:成渝双城成势见效,省内“五区共兴”新格局加速构建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代永波表示,川渝携手共建的4个特色产业集群均达到万亿规模,全国十分之一的汽车、五分之一的动力电池实现“川渝造”,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等结出累累硕果,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等重大合作项目建成投用。355项“川渝通办”事项让两地群众“进一个门、办两地事”,“1小时交通圈”让“双城生活、同城体验”成为现实。今天的四川,乘着国家战略东风,正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那么五年来,四川在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川渝合作方面,建立上下贯通、协作高效的战略实施机制,携手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从6.3万亿元增长到8.7万亿元,对西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省内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四川坚持以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全面落实省委“五区共兴”战略部署,在统筹推进五大片区特色发展的同时,突出抓好增长极培育壮大和困难地区振兴,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经济根基稳固:内需释放产业升级,向经济强省跨越步伐加快

“经济大省挑大梁,政治责任扛得更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更加坚实。”代永波介绍,内需潜力持续释放,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万亿元,成都成为全国第2个消费突破万亿元的省会城市。“四川造”的国之重器再添新成员,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新一代“人造太阳”试验装置、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等重大成果竞相涌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等六大优势产业加快提质倍增,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核医疗等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深入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今天的四川,全力拼经济搞建设,正加快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改革开放深化:动力活力持续迸发,开放“朋友圈”不断扩大

“四川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代永波表示,省委确定的120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扎实推进,23项系统集成改革事项有序展开,具有四川特色的一批改革事项取得标志性成果,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提质增效,营商环境受到广大企业家好评,全省经营主体超过930万户。

开放平台建设与通道畅通成效显著,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用,“空中丝绸之路”联通全球,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加快畅通,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居全国首位。同时,成都大运会、世运会、金熊猫奖活动成功举办,在川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达24个,四川开放的“朋友圈”持续扩大。

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十四五”以来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1.7万亿元,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44.3万公里,新增里程可绕赤道近一周,总规模与新增规模均居全国首位。中欧班列(成渝)联通境外近120个城市,“天府号”跨境公路班车突破5000班次。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四川开放活力的生动写照。

民生福祉提升:公共服务优化保障有力,美丽幸福宜居地加快建设

“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质效更加凸显。”代永波表示,四川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的占比始终保持在65%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托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成效显著,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城乡收入“三大差距”持续缩小,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美丽四川建设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加强,天府之国多彩“颜值”越来越靓。今天的四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正加快建设美丽幸福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比如,四川聚焦养老、托育、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推动省养老服务中心、省妇女儿童中心、四川天府新区香山中学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为破解家长“带娃”难题,四川将托幼一体化工作纳入全省30件民生实事,依靠公办幼儿园改扩建一批托班,就近就便提供托育服务。同时,以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抓手,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服务综合体,有效满足群众高频服务需求。真正让经济发展指标转化为人民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安全底板筑牢:防灾减灾成效显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四川着力筑牢安全保障底线,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有力应对“6·1”芦山地震、“9·5”泸定地震等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顺利完成;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经济金融领域风险有效防范化解,“保交楼”“保交房”完成目标任务;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更完善,粮食产量连创历史新高,“天府粮仓”丰产丰收。

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如今的四川,服务保障国家安全能力和高水平安全治理效能加快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川”越风雨,“蜀”写辉煌!代永波表示,经过“十四五”,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信心满满,四川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光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必将在天府大地蓬勃彰显。

编辑:宋俊梅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