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清气满乾坤——青川县“严”字当头推进案件查办质效双升

青川县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清廉广元·生态社会”建设为抓手,围绕问题线索挖掘、处置、安全、质量等关键环节,从分工、管理、节奏和制度四个方面发力,加强案件查办全周期、全方位管控,有效破除有案不立办“人情案”、人为拔高办“凑数案”、久立不结办“拖延案”、行为不端办“风险案”等问题,推进案件查办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处置问题线索同比增长10.72%,立案件数同比增长14.26%。

跑出案件查办“加速度”

严把节奏,提效率。县纪委监委限期办理、动态督办压缩办案时长,跑出案件查办“加速度”。

分案限时。结合近年案件查办周期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综合研判违纪情节等因素,将案件划分为一般案件、疑难案件、留置案件3类,以立案时间为起点分别明确1个月、2个月、3个月的办理时限,并逐案规定移送审理时间节点,由案件管理部门、案件审理部门分工管理。

定期调度。坚持简单案件尽快办结、复杂案件按期办结,注重日常提醒与重点督办相结合,根据办理进展实施“红黄蓝”预警,超期件由分管副书记严肃约谈、后续跟踪督办。检举控告件由案件管理部门和信访部门“双督办”,谨防“久办不结”影响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目前,已制发“红黄蓝”预警17期,点对点督办风险案件8件,案件平均办理时长较去年同比缩短18.52%。

滚动包案。综合考量新立案件社会影响度、群众关注度、办理难易度等因素筛选重点案件,班子成员包案分工。专项建立包案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对已办结的案件第一时间核实“销号”,充分发挥包案推动作用,促进重点疑难案件快查快办、高效办结。今年以来,班子成员累计包案153件,推动办结69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27个。

以制度管控案件质量

严格制度,保质量。注重提升线索案件办理过程规范性,充分发挥民主集中、专业性指导效用,切实以制度管控推进案件质量提升。

精准研判处置。坚持“即收即办”,第一时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明确承办单位、调查取证人员,督促在收到问题线索3个工作日内,锁定线索核查点位、重点、方式及达到的目的,形成《研判清单》。定期召开问题线索处置专题会,围绕“线索是否查清、问题是否属实、量纪是否恰当”等具体事项会商研究,防止处理、处分畸轻畸重。截至目前,召开问题线索处置专题会13次,立案查处160件,党纪政务处分76人。

双重把关纠偏。创新开展提级内审模式,在乡镇案件移送审理前,由联系纪检室对时间逻辑、取证规范等材料进行全覆盖“内审”。针对疑点难点问题,适时商请审理部门提前介入把关,共同研究解决,并提前开展阅卷工作,及时就相关问题提出补证建议。今年以来,乡案县审61件,审理提前介入解决争议难点问题18个,结案率达58%。

定期评查提质。实施案件质量“月评查”,统筹干部监督、案件审理、案件监督管理“三方”力量,每月随机抽取30%已办结案件对标开展评查。建立“评查—反馈—整改”闭环,共性问题通过《审理提示》印发全县纪检监察组织举一反三排查整改。截至目前,已评查案件5期20件,守牢案件“质量关”。

全周期管理预防风险

严抓管理,控风险。坚持全周期管理、针对性施策相结合,加强线索案件办理过程管控,有效预防风险隐患。

全程动态监管。建立健全《问题线索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台账》,坚持“一事一授权”、交叉换防原则,将所有在办线索统一登记、集中管理,对办理时间、办理进度、办理阶段等8个关键要素进行每周统计梳理、实时监测办理进展。今年以来,台账化管理问题线索210件,实时调度、推动办结193件。

统一量纪标准。定期对问题线索复盘梳理,适时召开同类问题线索处置研判会,确保处置方式恰当、立案依据充分、量纪尺度规范。高效对计生奖扶政策落实“空转”等2件类似问题线索开展了“类比”处置,立案查处27人。

常态抽查督责。制定审查调查安全责任和问责清单“两张清单”,厘清“必须为”“不可为”明细。每月抽取10%的在办案件跟踪监督,通过证据回审、监控回看、人员回访等方式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今年开展抽案监督2轮次7件,推动整改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等问题25个。

段乾峰

编辑:孙红玲校对:李卓双

责编:程朱荣编委:刘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