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协作共谱民族团结奋进曲 “白叶一号”催生乡村“聚”变——“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专栏之十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农民党员来信提出向贫困地区捐赠白茶苗一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作为“白叶一号”茶苗四川省唯一受捐县,青川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白叶一号”茶产业作为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区域协作的重要桥梁纽带,携手浙江联合开展茶园共管、品牌共建、市场共育,带动3.5万户(少数民族种植户849户)群众种植茶叶30万亩,续写出“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的新佳话。

坚持以茶增收

夯实民族团结“内动力”

始终把“白叶一号”茶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两个共同”的重要抓手,聚力将茶叶变成各族群众的“致富叶”。

——数字赋能共管,确保茶苗长势好。创新构建“青川茶智”数字平台,建成2467亩数字化标准茶园,实现10类生产数据实时监测,浙江专家可远程开展“一园一策”技术指导,亩均鲜叶产量提升超20%。

——销售市场共拓,确保产品卖得好。与杭州西湖区共建“东西部消费协作示范工程”,在杭州重点商圈设立品牌旗舰店,入驻长三角百家商超。携手湖南古丈等受捐县成立“白叶一号”产业富民强村发展联盟,搭建“一片叶子手牵手”线上商城、线下联销超市。创新“村播矩阵”模式,常态开展“春茶预售”等直播活动,“青川白茶”2024年电商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利益联结共享,确保群众收益好。建立土地流转收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等“五金”利益联结共享机制。2024年,吸纳群众务工2.5万人次,劳务报酬突破200余万元,集中流转2000余亩土地产生租金60余万元,“白叶一号”带动14个村集体经济增收超5万元。推行“龙头企业+协会+农户”模式,带动3.5万户农户参与茶叶种植,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真正实现“因茶致富、因茶交融”的和美愿景。

坚持以茶兴业

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以“白叶一号”茶产业为引领,做好融合文章,助推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同频共振。

——以园带链强根基,共筑民族团结“新堤坝”。推行“五好”建园标准,以1517亩捐赠茶园为核心,辐射6个乡镇14个村(社区)建成标准化茶园7075亩,带动全县种植茶叶30万亩,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农业产业园13个,实现“人均一亩茶”目标。大院、蒿溪两个回族乡建成3.9万亩生态茶园,年产优质茶叶1600吨。

——携手发展提品质,共育民族团结“金招牌”。联合杭州西湖区、湖州安吉县建立“东西品牌共育联盟”,构建“白叶一号·携茶”主品牌与“青川白茶”等3个子品牌矩阵。引进浙江数字化生产线4条,建成160余家加工企业,培育5家省市龙头企业。采取“浙江大师+本地工匠”联合制茶模式,主推3类特色产品。“青川白茶”斩获6项国际大奖,品牌价值突破2亿元。“七佛贡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等3项国家级认证,实现从“一片叶子”到“一个品牌”的华丽蜕变。

——茶旅融合促增收,共谱民族团结“幸福曲”。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旅体一体化发展思路,实施杭州—广元茶文化体验中心等项目,开发“采茶+古法炒制+茶艺比拼”体验项目,打造茶园生态观光游精品线路,带动周边400余户农户发展主题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将茶文化与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度融合,举办“坝坝篮球”联赛、“石榴籽杯”村超等赛事,实现“以赛引流、以茶促游”。截至目前,青川县茶产业综合产值超40亿元,走出了一条“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共富新路。

坚持以茶育人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深挖“白叶一号”文化价值,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

——以茶润心育新风,共筑精神家园。创新打造“一基地两馆三品牌”感恩教育体系,创作《予君一片叶》等文艺精品,开展“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培育“火焰蓝”“青理青为”等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组建“薅草锣鼓”“知客”同心宣传队传播中华文化,各族群众文明素养显著提升。

——以茶赋能强治理,共建和美乡村。创新推行“1131”乡村治理模式,将感恩奉献、团结奋进等美德量化为“十颗星”积分,建成10个示范性“石榴籽”和美乡村,“牌友变工友”成新时尚,走出了一条茶乡特色治理之路。

——以茶传情聚合力,共绘团结画卷。在茶园常态开展“飞水赛”“石榴籽杯”村超等文化体育活动,在杭州西湖、成都宽窄巷子等地,开展“白茶品鉴+非遗展演”快闪活动,搭建就业平台,累计输送1.2万人到浙江务工,实现“富口袋”与“富脑袋”双提升。

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青川县委统战部供稿

编辑:何泓岑校对:石雪芹

责编:何沂薇编委: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