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能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
仲夏时节,行走在青川县竹园镇,工业园区里运输车辆往来频繁,工地上塔吊摇臂繁忙作业,生产车间内机器运转不停……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场景跃然眼前。
更令人欣喜的是,作为青川县推动政务服务创新、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备受瞩目的青川县政务服务中心第二办公区已开始试运行,标志着青川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助推竹园县域副中心建设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更省心——
提升利企便民服务质量
“不用专门跑一趟县城,在竹园就能办营业执照,太方便了!”青川县泰达铝基新材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晓辉在县政务服务中心第二办公区领到营业执照后,高兴地说。
县政务服务中心第二办公区位于竹园镇梁沙社区,涵盖三镇一乡一区,距县城所在地乔庄镇60余公里,辖内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现有企业5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7家。
今年以来,随着竹园县域副中心建设,青川经济开发区建成省级、国家级高新区步伐加快,政务服务特别是涉企审批服务事项大幅增多。更好满足企业、群众对高效优质政务服务的需求,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青川县设立县政务服务中心第二办公区的初衷。办公区总面积300平方米,与竹园镇便民服务中心、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合署办公,配置工作人员15名,设置无差别综合、企业开办、税务、水电气、惠企、项目联合审批、产业链等9个业务窗口,基本涵盖县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事项。
“第二办公区可直接办理、预约办理县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以及竹园镇人民政府行使的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真正实现了政务服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目标。”青川县行政审批和数据局局长谭德浩说。
更创新——
深化政务服务集成授权改革
2023年,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部署开展百个省级园区示范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两年行动,青川县积极响应,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园区政务服务集成授权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
县政务服务中心第二办公区便是落实集成授权改革的“排头兵”。“聚焦工业、商贸、宜业宜居,推动实现行政审批高效便捷、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经营主体创新活力迸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顺畅,不断增强县域副中心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青川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何猛生介绍。
“整洁、亮堂,业务窗口一目了然。”看着焕然一新的服务大厅,办事群众纷纷感慨。县政务服务中心第二办公区按标准规范建设,“好差评”系统等必要办公设施一应俱全。
县行政审批和数据局组织县级相关部门对照县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梳理制定可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第二办公区办理的事项目录清单,并将所在地镇政府行使的各类政务服务事项整体纳入,履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职责。
在事项受办方式上,凡有进驻人员单位的事项,在前台大厅窗口受理后直接办理或者由后台工作人员完成办理,窗口出件;其余单位进驻事项则由无差别综合窗口帮办、代办、预约办。凡具备网上申报条件的事项,窗口工作人员指导企业和办事群众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等办理业务,实现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更用心——
从细节入手温暖群众
“这个小本本很有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办完事的群众离开时都会带走一份“小本本”——刚编制完善的《事项服务指南》。这些摆放在服务窗口、大厅展架等显著位置的《事项服务指南》,明确了办理依据、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更方便了群众和市场主体办事。
青川县政务服务中心第二办公区设立的9个窗口,无差别综合窗口就有5个,其中县级部门事务3个、乡镇级事务2个,其他窗口开展的业务专业性也很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有较高要求。青川县选派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人员依照高标准要求,进驻人员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从事行政审批审核的人员应是本单位在编在岗工作人员,确保行政审批主体的合法性。进驻人员2年内无特殊原因不得更换,确保工作连续性。
县行政审批和数据局迅速建立起培训制度,有针对性地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全岗位业务培训,实现窗口全岗通。“我们已熟练掌握办事流程,确保了进驻事项受理快、办得好。”竹园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黄琦说。
结合县政务服务中心第二办公区的工作特点,青川县还建立健全工作联动机制,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创新审批服务工作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充分发挥惠企便民功能。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兰宜谦
编辑:石雪芹校对:吴敏佳
责编:张长春编委: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