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软”环境 提升经济“硬”实力——专访青川县委书记李方甫

《广元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开启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新篇章。就如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贯彻落实好这些要求,记者近日专访了青川县委书记李方甫。

记者:请问青川县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到目前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果?

李方甫:近年来,青川县大力实施“四个一、三个三”振兴发展战略,高位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要素环境等持续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1-5月,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高速增长,4项主要指标中3项增速居全市第一。

一是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聚焦政务事项“园能办”,在县城竹园片区创新筹建政务服务第二办公区,入驻32个部门899个事项,实现政务事项“一站式”快捷办理。聚焦特色事项“跨域办”,与川陕甘毗邻县区达成跨域通办事项250余项,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聚焦项目审批“提速办”,创新开通“四证齐发”快办通道,推动华纳年产30万吨纳米新材料项目签约仅23天即开工建设,预计8月底建成投产。

二是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全面推行“府院联动”机制,开通涉企绿色通道,加强审前协商、诉前调解,强化司法保护和矛盾纠纷化解,涉企诉讼案件同比降低9.8%。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梳理形成不予处罚、免予处罚、从轻处罚等5张清单,强化教育、告诫、引导等措施运用,给予市场主体容错空间,受到投资客商一致好评。1-6月成功招引熊猫玉石小镇、通用机场等项目66个,总投资100.735亿元。

三是着力打造稳定可靠的要素环境。常态化召开政银企对接会,成立融资服务小分队,为青川华纳、新通鑫等61家企业授信19.9亿元。创新开发“青e就业”用工平台,在全省率先推行劳务专合社社员工伤保险试点,精准为企业等用工主体输送劳务34.4万人次。搭建“中心+基地”双重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全链条服务市场主体,荣获全省第二批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县。

四是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社会环境。聚力打造“游购娱吃住行”为一体的生活圈,为广大企业员工提供优质生活环境。建成竹园国际大酒店,开发新型人才公寓112套,有效解决企业人才居住需求;免费开放川东北最大县级体育馆——青川竹园体育馆,创新举办三人制“坝坝篮球”擂台赛等赛事活动,聚人气、促商气、攒财气;实施第一人民医院业务综合楼项目、重点科室建设,推动县域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升诊疗能力和水平。

记者:新《条例》的颁布施行,是广元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起点。下一步,青川县将如何贯彻落实?

李方甫:《条例》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广元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信心决心,抓住了关键要害,明确了目标措施,为县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底气。下一步,青川县将以《条例》为准则,紧扣“四个推动”,把营商“软”环境转化为经济“硬”实力。

一是推动政务服务便捷高效。聚焦企业群众所需,配齐配强人员力量、合理下放审批事项、持续优化办事流程,推进政务服务第二办公区高效运行,为园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

二是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全面梳理归集国家、省、市、县各级惠企政策,搭建政策推送平台,建立政策信息数据库,精准推送惠企政策,高效兑现惠企政策,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

三是推动要素保障有力有效。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及时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加快庄子产业园二期、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建设,强化企业用地保障。加快乡村振兴综合物流基地建设、青剑阆高速公路招商,完善“公铁联运”物流体系,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四是推动纾困解难提质增效。常态化召开民营经济座谈会,用好困难问题“会上提出+会上交办+会上承诺”一站式化解机制。高效运行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和“12345”服务热线,实现投诉举报“一键式”反馈、限期式办理,及时解决企业困难问题。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鄢怀林

编辑:何泓岑校对:刘敏

责编:张长春编委:杨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