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喇叭裤、听老歌……广元这场复古游园会,承包全年龄段的快乐

7月20日晚,广元经开区下西坝街道铁路社区的南站记忆主题街区渐次热闹起来。伴随着复古歌曲《恼人的秋风》的旋律,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的演职人员沿街快闪,市民们或驻足观看,或参与啤酒保龄球、蒙眼寻南站等游戏。据悉,这场从7月18日持续至27日的第三届劳德巴赫啤酒节分会场活动,正以“复古+夜经济”的模式,为老社区注入新活力。

市民参与蒙眼寻南站游戏。杨鸿波摄

夜经济点燃消费热情商户账本“飘红”

“20号一天卖了近700元,比平时多赚100多元!”余凉面摊主朱明亮一边麻利地为顾客打包凉面,一边算起账来。作为铁路社区的老商户,他见证了社区从“脏乱差”到“亮美净”的蜕变,更切身感受到夜经济带来的红利:“以前一天最多卖300元,现在社区改造后新商户多了,活动也勤,生意翻了一番。”

在主题街区内,特色小吃、时令水果摊位一字排开,糖画、冰粉等怀旧美食前客流不断。经营冰粉摊的摊主介绍,活动期间日均销量达50斤,较平日增长近一倍;市民凭游戏盖章游园券兑换2瓶精酿啤酒,日均兑换量超1200瓶,带动周边餐饮消费显著提升。下西坝街道数据显示,活动开展3天来,街区商户日均销售额较平日增长30%以上,夜经济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市民排队执保龄球。杨鸿波摄

老社区焕发新活力居民幸福感“升温”

“环境好了,邻居回来了,日子比新小区还踏实!”铁路社区居民王蓉的话道出了不少回迁居民的心声。曾因社区环境失管、脏乱差而搬离的她,在2023年社区完成全面改造后,与老伴毅然搬回。如今,每晚到主题街区散步、和老邻居唠嗑成了她的日常,“复古游园会里的老物件、老歌,让我们这些老铁路人找回了共同回忆,社区比以前热闹多了。”

这场以8090年代复古游园会为核心的活动,不仅有适合年轻人的快闪表演、啤酒狂欢,也有让老年人怀旧的老物件展、经典歌曲演唱,更有吸引孩童的趣味游戏,实现了“老少咸宜”。数据显示,活动期间日均吸引周边居民及游客超3000人次。

文艺表演。杨鸿波摄

多维举措筑基石夜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支撑

为让夜经济从“一时热闹”变为“长久红火”,下西坝街道近年来持续推出系列硬核举措,为夜间消费保驾护航。

在硬件提升上,街道投入专项资金改造夜间基础设施:升级街区照明系统,新增复古路灯、灯带30余处,让老铁路轨道、红砖建筑在夜色中更具辨识度;拓宽青石步行道至4米,划定200米临时停车区,增设20组分类垃圾桶,解决“停车难、通行挤、卫生乱”等夜间消费痛点。

在业态培育上,通过“减免3个月摊位费”“夜间经营补贴”等政策,鼓励商户延长营业时间,目前街区80%的商户已实现晚间10点后闭店,较改造前延长3小时以上。同时,精准引入非遗手作、复古书店、露天电影放映等12类特色业态,形成“餐饮+文创+娱乐”的多元夜间消费场景。

在服务保障上,组建“夜间服务专班”,每晚安排10名网格员、5名志愿者巡逻,协调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值守,确保从傍晚6点至凌晨1点的治安与卫生保障;开通“夜经济便民热线”,24小时响应商户用电、用水等突发需求,今年已快速解决商户诉求46件。

啤酒节主会场活动。杨鸿波摄

在文化联动上,深度挖掘铁路文化、三线建设等本土记忆,将老站台、旧铁轨等历史元素融入夜间景观设计,推出“铁路记忆夜游路线”,串联起主题街区、社区文化广场、老厂房改造艺术区三大节点,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夜间文旅圈。

下西坝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街道探索“复古+夜经济”具体实践,让怀旧元素激活老社区记忆,通过发展夜经济为商户拓渠道、为居民添欢乐。除啤酒节外,街道还通过举办“社区邻里节”“夜间非遗市集”等活动,持续丰富夜经济业态。

编辑:石雪芹校对:何泓岑

责编:何沂薇编委: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