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联合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为患者成功实施“Tubeless单孔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尖后段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该手术体现了多学科协作(MDT)在复杂肿瘤治疗中的核心价值,更凸显了超微创技术对高风险患者的治疗优势。
病情复杂:双原发肿瘤与治疗挑战并存
患者47岁,一年前因痰中带血就诊,同时被诊断为鼻咽部鳞癌及左肺上叶磨玻璃结节影。面对“双原发肿瘤”的复杂病情,首次MDT会诊基于鼻咽癌的紧迫性,优先制定了针对鼻咽癌的治疗方案,左肺结节则暂予密切观察。
2024年3月起,患者接受了为期一年多的综合抗肿瘤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化疗、放疗及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并持续进行免疫+化疗维持治疗。近期复查显示,鼻咽癌占位明显缩小,仅余少量代谢增高灶,达到完全缓解且无远处转移;但左肺上叶磨玻璃结节较前增大,PET/CT提示考虑为原发性肺癌,需积极干预。
MDT再决策:高风险下的手术必要性与技术创新
MDT专家团队再次深入讨论后认为,尽管鼻咽癌已完全缓解,但左肺结节的进展仍将威胁患者生命,手术切除是实现生存获益的最佳选择。然而,患者因鼻咽癌经历长期多模式抗肿瘤治疗,身体状况显著弱于普通患者,手术耐受性差,且手术部位局部黏连风险高,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手术难度与风险极大。
为最大限度降低创伤、加速康复,胸外科与麻醉科专家反复论证后,创新性选择Tubeless单孔胸腔镜技术。该技术具有“超微创+无需气管插管”的双重优势,可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和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尤其适合既往治疗史复杂、肺功能可能受损的患者,完美匹配该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精准实施:超微创技术助力快速康复
在胸外科周小伟专家团队与麻醉科胡乾辉、李明兵等专家精密配合,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血量极少,手术时间短,麻醉复苏迅速。
术后,患者无明显咽喉部不适,当天即能经口进食并下床活动,充分展现了Tubeless技术在减轻患者痛苦、加速康复方面的卓越效果。
此次治疗为复杂病情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也为多学科协作联合微创技术在高风险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陈正委
编辑:孙红玲校对:陈垚
责编:冯勋编委: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