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推进会召开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张宇

近日,四川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在眉山市召开2025年全省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推进会,旨在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升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四川省安全宣传“五进”小站——眉山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站,安全宣传“五进”小站作为全省“五进”工作的创新实践标杆,眉山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站的首次亮相获得广泛关注。

活动现场

打造“一廊一馆一广场”,构建沉浸式安全教育空间

眉山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站深度融合青神县“苏母文化”及青神竹编艺术,以“一廊一馆一广场”为核心结构,整合应急安全教育馆、安全文化长廊和应急演练广场,针对青少年群体形成集知识学习、技能实践与文化创造于一体的安全教育综合体。

安全文化长廊以法治与漫画融合,知识互动双管齐下,在认知、实践、创造三大层级为观众们提供丰盛的精神大餐。长廊左侧为“依法应急”普法专栏和“苏母漫说”安全知识板块,以漫画形式解读法律法规和生活安全常识;右侧设有多项互动设施,如“安全卫士翻翻乐”、应急知识视力表、合影打卡框及四个线上互动游戏,涵盖消防安全、交通规则、隐患识别等内容,实现“学中玩、玩中学”。

安全文化长廊

应急安全教育馆内设置“警钟长鸣”“镜鉴深思”“为爱守护”三大展区,通过实物展示、模拟体验、互动问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例如,模拟触电装置让学生直观感受电流危险,事故残骸展示强化警示教育;平安回声仓则收录全省安全寄语,增强情感共鸣;“苏母话安全”文创卡以“可收藏、可互动、可传播”的设计思路,在传递苏母家风家教故事的同时普及安全知识。

应急安全教育馆内部

应急演练广场则通过实战训练全面提升青少年的应急技能。广场配备灭火器、安全帽、消防水带等教具,同时配备由眉山市应急管理局指导、青神县应急局牵头编制的《青神县中小学生自然灾害逃生指南》《开展山洪/火灾/地震演练指导手册》等教材,开设创伤救护、心肺复苏、结绳逃生等实践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自救互救能力。

据悉,该站已于即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基地后续还将围绕安全教育主题,定期组织研学实践、技能培训等丰富活动,推动安全知识普及走向深入。

安全宣传“五进”小站建设成果显著,多地模式各具特色

四川省安全宣传“五进”小站——眉山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站作为特色案例,体现了四川在安全宣传教育方面的创新与实效。四川省自开展安全宣传“五进”(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工作以来,已在眉山市、凉山州、资阳市、广元市等地建成多个小站,点位结合当地的人流量、人员构成等特点,精心打造出集教育性、观赏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安全宣教场景,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文化熏陶,进而提高安全意识与防范技能。

眉山市东坡区南湖公园站,以“公园+安全”模式融入VR互动体验,推动安全知识贴近生活;凉山州喜德县俄尔则俄村站,依托“农民夜校”和彝汉双语宣讲队,实现菜单式教学与流动普法;凉山州喜德县石门社区站则通过火塘座谈、图解指南和新媒体手段,增强社区安全氛围;凉山州喜德县者果村站聚焦“一老一小”,结合坝坝电影、巡防服务打通应急宣传“最后一公里”;资阳市雁江区仁里村站将安全宣传融入步道景观,实现安全知识生活化、日常化传播;广元市苍溪县玉龙村站立足梨文化特色,打造“玉龙安全港”,实现应急文化农村化、响应本地化。

以小站搭平台,让应急宣传教育“动”起来、“活”起来。据悉,阿坝州茂县、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等地的小站建设仍在持续推进。未来,更多特色鲜明的安全宣传“五进”小站将遍布巴蜀大地,带动更多人关注安全、学习安全、践行安全。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供图

编辑:李雪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