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四川秋粮进入收获关键期。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省大春粮食收获进度已超八成。良田有保障,粮食才满仓,近年来,我省持续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发力,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走进眉山市洪雅县止戈镇安宁村,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开展抢收作业。种粮大户杨富强今年承包种植了6000余亩水稻,通过改造过后的高标准农田,全部稻田已实现精准施肥与精细化管理。
眉山市洪雅县止戈镇安宁村种粮大户 杨富强:我们通过无人机精准测量每块田的面积,结合不同地块的特性,实现了稻田精准施肥和全程机械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率。
作为全省唯一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山区试点县,洪雅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水稻单产如何。专家组精心选取该片区代表性田块进行机收测产,最终测得平均亩产为755.12公斤。高标准农田成为粮食稳产、农民增收的“压舱石”。
眉山市洪雅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陈卫芳:依托高标准农田,今年我们推广选用高产优质品种、科学水肥管理等先进技术,预计全县水稻实收平均亩产超600公斤,亩产增幅达5%以上。下一步,洪雅将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
在达州市宣汉县君塘镇大渔池村,“天府粮仓·百县千片”水稻百亩超高产片迎来实收测产。经过现场收割、称重除杂、水分测定等环节,最终测得平均亩产比去年提升42公斤。
达州市宣汉县君塘镇大渔池村种植大户 桂刚:高标准农田改造过后,对我们来说有两个好处,第一个能够实现耕种防收的全程机械化,第二改造过后比没有改造前,平均每亩要增长150斤左右。
宣汉是典型的盆周山区县,七山一水两分田,复杂的地形条件让农户耕种收作业相对较难。当地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连片推进,建管并重,今年共种植51万亩水稻,预计总产量可突破26万吨。
达州市宣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李涛涛:陆续对各区域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包括土地平整、灌排渠系建设、田间道路优化等措施,实现了“能灌能排”的目标,田间道路通达率达9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农机进出困难的问题。
先有天府良田,后有“天府粮仓”。高标准农田,在粮食稳产高产中发挥着减成本、减灾损,增地力、增产能、增效益的显著作用。接下来,我省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筑牢“天府粮仓”根基。
记者 李默 眉山融媒 达州融媒 洪雅融媒 宣汉融媒
编辑:王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