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过半,四川多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依然忙碌,项目管理及施工人员坚守一线岗位,抢抓施工进度,全力冲刺关键建设节点。让我们一起走进各地的建设现场,感受那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成自铁路天府站】
四川最大的高铁站天府站,在这个国庆中秋长假建设不减速。目前,天府站站房主体结构、钢结构屋盖施工已经全部完成。作为候车厅视觉焦点的“凤凰之眼”也已经整体呈现。
中铁建设集团天府站站房项目总工程师汪韦韦:假期我们项目上总共有将近1000名管理及施工作业人员坚守岗位,目前正在进行外立面幕墙的施工,同时室内装饰装修和机电设备的安装也在同步进行。
站房之外,连通车站周边道路及落客平台的高架桥主体结构施工也进入攻坚阶段。
中铁建设集团天府站配套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负责人韦晓强:我们项目200余名建设者全员在岗。接下来即将进行国内首例定向立交桥预制小箱梁平移的施工,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部分高架桥主体及预制箱梁的架设工作。
中建深装天府永兴实验室园区项目经理谢述康:目前,幕墙基层已全部完工,面层安装完成35%,吊顶及隔墙等装饰工作也已经全面开展。国庆假期我们全部230余名建设者分布在各施工区域,全力推进后续施工节点,确保我们的项目在春节前按时完工。
【成渝中线高铁】
9月28日深夜,成渝中线高铁六标段“最难一跨”顺利贯通(图片来源:乐至县融媒体中心)
在成渝中线高铁施工现场,简州牵引变电所于10月1日顺利封顶,全线“四电”工程进入攻坚阶段。牵引变电所被誉为高铁的“心脏”,此次封顶的简州牵引变电所是成渝中线高铁的核心牵引供电设施。“我们抢抓国庆节点,为后续施工进度打下基础。”据中国中铁电气化局成渝中线高铁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部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通过三维建模预演建筑结构和管线排布,提前规避构件碰撞风险,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国庆假期,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一处600米深的峡谷间,几名电力工人正沿着导线小心移动,如同在高空“走钢丝”。他们要完成的是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川西段的首轮放线。
“峡谷跨越是工程的关键点,大风大雾天气频发,挑战很大。”国网四川建设公司工程川西段业主项目执行副经理王伟说。这个国庆假期,5000余名建设者坚守在这项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工程的施工一线。
在理县海拔3970米的萨拉岭山顶,气温已跌破10摄氏度。铁塔上,施工人员正在紧固螺栓,无人机牵引绳飞过山谷,这是该工程首次应用“十分裂导线”技术。“高海拔作业容不得半点偏差,必须像绣花一样精细。”王伟说。
【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
岷江之上,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已初具雏形。枢纽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9个发电机已经全部建成。“进入四季度,我们主要转向四个堤坝及附属工程施工,为年底一期项目蓄水发电目标全力冲刺。”岷江公司龙溪口分公司副总经理熊工宇介绍。龙溪口枢纽是岷江航电枢纽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建成后,岷江乐山至宜宾段162公里航道等级进一步提升,对畅通四川省大件运输通道有着重要意义。
【成雅高速扩容工程】
9月28日,G5京昆高速公路成都至雅安段扩容工程开工
9月28日刚刚开工的G5京昆高速公路成都至雅安段(简称成雅高速)扩容工程,以刚起步就冲刺的姿态,在国庆期间“打牢基础、形成开局优势”。蜀道集团成渝公司公路运营三分公司成雅扩容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国庆假期车流量较大,假期的施工点位主要安排在成雅高速主线外侧,对桥梁加宽段桩基进行施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完善现场管控体系,磨合参建单位协作流程,为明年全线铺开建设做好准备,最终实现“起步稳、开局顺、基础实”的阶段目标。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成德线、成眉线】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成都轨道交通建设现场依旧热火朝天,18号线三期、市域(郊)铁路成德线、成眉线等重点项目跑出建设“加速度”。
走进18号线三期省体育馆站,工人们正在细致调整着铝板吊顶的接缝,轨行区内,施工人员沿轨道旁精准定位、打孔,为后续设备安装奠定基础。现场施工负责人池进波说:“假期也是抢抓工程进度的黄金期,我们全线5个工区14个工点全部正常施工,600余名作业人员、150余名管理人员全部在岗,冲刺线路建设。”
在成德线凤台三路站施工现场,主体结构已施工到最后两块顶板,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支模与钢筋绑扎。为全力冲刺凤台三路站节后封顶,假期有12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现场施工负责人覃君介绍:“目前车站主体结构已完成98%,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预计10月上旬便能实现车站封顶。”
成眉线建设现场同样热火朝天。在秦皇寺站至官塘站盾构区间右线隧道深处,一节节轨排正平稳铺设、不断向前延伸,工人们正在进行钢筋绑扎作业。据了解,该区间内已完成1公里的轨道铺设。为后续机电、装修等工程奠定了基础。正在现场检查的工作人员蒋力说:“每一根钢筋的间距、每一颗螺栓的扭矩,都必须精准。看着轨道一米米往前延伸,想到以后成千上万的乘客会在这条轨道上出行,真的很高兴。”
【四川名人馆】
精心打磨栏杆砌体,细致地拼贴地砖……在省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工程——四川名人馆建设项目现场,施工单位提前储备好相关的物资材料,动态管理各类生产要素,并将施工团队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单元,同步穿插,在国庆大假期间高效推动项目建设。
四川名人馆建筑东南侧鸟瞰图(图片来源:四川文化产业投资集团)
该项目作为四川省“十四五”期间《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也是全国首例由国有企业承建运营的大型文化类公益性产业项目,目前已进入装饰装修阶段,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吊顶安装、管线敷设、龙骨焊接等施工内容,力争10月完成装饰装修。
中建二局项目质量总监李博文表示:“大家的国庆假期正是我们施工的‘黄金期’。为了确保工程优质按时完成,我们提前细化施工计划,动态调配人力、物资等生产要素,实行挂图作战、清单式管理,确保项目在节日期间仍能高效推进。”
【五粮液集团新经济中心】
而地处新川创新科技园门户区域的五粮液集团新经济中心项目现场在这个国庆中秋假期也是一派机械轰鸣、人头攒动的火热景象。该项目将布局五粮液集团在蓉的大数据创新、新零售、商务中心以及现代金融、物流区域基地。
中建八局五粮液集团新经济中心项目经理王加:主要集中在深基坑、钢结构吊装以及高处作业等施工内容,管理人员进行轮班值守,确保项目安全平稳运行。
【温岭·阆中东西部协作近零碳产业园】
200多公里外,在位于南充阆中的省重点项目温岭·阆中东西部协作近零碳产业园建设现场,百余名施工人员分布在多个作业面,加快推进墙面檩条安装、楼面砂浆找平层等施工作业。
温岭·阆中东西部协作近零碳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杜德:目前我们正在实施的是6、7、8号定制厂房。预计于11月中旬完成整个建设任务,交付我们企业入驻装修使用。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可达5300万千瓦时,年均削减碳排放约4552吨、节约标准煤约1633吨,将实现“智能制造”与“近零碳”的双重目标,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王敏琳 整理报道
(综合:新华社、四川观察、川观新闻、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编辑:王敏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