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中旬,甘肃患者赵女士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接受肺动脉造影及右心导管测压术后,终于摆脱了困扰她10余年的心累气短。主刀医生雷才辉,这位深耕呼吸专业十余年的“气道守护者”,以精湛的介入技术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从医之初,雷才辉便选择与人体最复杂的“动态系统”博弈。当时的广元,肺血管介入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为提升诊疗水平,他主动前往上海肺科医院进修,系统学习了肺血管介入栓塞、球囊扩张等先进技术。十年磨一剑,如今的雷才辉已成为科室中流砥柱,其精准的影像解析与导管操作技艺,挽救了无数大咯血、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命。
言传身教:培养介入诊疗的新生力量
在肺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领域,雷才辉深谙呼吸之间暗藏的生命密码——既要精准捕捉影像中迷雾般的病灶,又要在血氧骤降的危急时刻与死神竞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精湛的操作技艺,他不仅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律动,更将医学传承视为己任,始终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介入诊疗人才。
作为科室骨干,雷才辉主动承担带教工作,在临床工作之余认真指导规培医师和实习生,包括阅片分析、手术方案制定和导管导丝操作等。他注重讲解原理、规范操作和难点剖析,同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成长。
生死时速:“呼吸战场”上的守卫者
“大咯血是呼吸科的‘闪电战’,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在急诊大咯血的救治中,雷才辉多次经历与死神赛跑的惊险时刻。
今年2月,一位老年患者突发大咯血,生命垂危。雷才辉团队迅速展开抢救,在输血补液稳定生命体征后,果断实施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凭借精准的影像解读和娴熟的操作技术,他迅速定位出血点,成功止血并阻断肿瘤血管,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
另一名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因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导致头面部及颈部严重水肿,呼吸困难持续加重,无法耐受常规手术。面对这一难题,雷才辉参与会诊后提出微创介入方案,成功完成上腔静脉支架置入术。手术创伤小、风险可控,有效解除梗阻,为后续放化疗争取了宝贵时间,获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每当看到患者重新畅快呼吸的样子,就觉得所有的坚守都意义非凡。”雷才辉表示,呼吸科医生不仅是“气道守护者”,更是生命基本节律的捍卫者。医道至微,在于精准把握治疗的分寸;仁心仁术,在于为患者争取生机。这两句话,正是对他职业精神的最佳诠释。
仁心传承:德技双馨的引路人
在赢得患者和家属无数赞誉的同时,雷才辉也时常面对患者出于感激送上的“心意”。对此,他的态度始终如一:坚决拒收。他深知患者的不易,每一分钱都承载着沉重的医疗负担和对健康的渴望。
雷才辉这份清廉自守、以心换心的坚持,不仅体现在他个人身上,也言传身教地影响着每一位他带教的学生,成为科室医德医风建设的一块基石。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呼吸内科专业医生,更是一位点燃后辈心中明灯、传递医者仁心的引路人。
正如一位患者家属在感谢信中写道:“当我们将‘心意’塞给雷医生致谢时,他坚决退回,并温和却坚定地说‘您家人康复的笑容就是最好的谢礼’。那一刻,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医术,更是一颗赤诚之心。”在雷才辉身上,医者的仁术与仁心交织,铸就了呼吸介入领域一座温暖的灯塔。
李冬文/图
编辑:陈洋平校对:刘敏
责编:张长春编委:杨俸润程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