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措施,明确提出要“拓宽民间投资空间,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新兴服务业是以创新为驱动、以技术为支撑的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态,主要涵盖软件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推广、检验检测等领域,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等特征。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正从传统模式向创新驱动加速转换,新兴服务业正成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会议强调要通过“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三大举措,切实增强民营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推动民间资本更多进入新兴服务业,既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又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品质服务需求。
当前,我国新兴服务业已成为民间投资的热点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5年前8个月,高技术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6.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民间投资增长17.6%,远超传统服务业增速;第五次经济普查显示,各大新兴服务业的营收实现快速增长。通过加快推进服务业制度型开放、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进一步激发新兴服务业领域的民间投资活力。
扩大准入,为民间资本进入新兴服务业破除制度壁垒。市场准入的宽度直接决定了民间资本的投资空间。进一步打破“玻璃门”“弹簧门”,让民营企业看到清晰的投资机会,才能有效激发其投资热情。一方面,我国持续推进新兴服务业制度型开放。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继推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政策,民营经济进入新兴服务业程度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在加大取消准入限制措施的同时,还需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协调机制。2025年江苏省由民企投资的省级重大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就受到政府重点支持。下一步,应在量子计算服务、元宇宙应用、生成式AI等前沿现代服务业领域,率先推出更多“鼓励类”投资目录,并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参与新兴服务业标准制定的常态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