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CM中国图灵大会共谋计算机科学发展新篇

中新网深圳10月12日电 (索有为 杨佳林 张炜童)2025 ACM中国图灵大会10月11日至12日在深圳举办,大会以“智汇鹏城,图灵新章”为主题,近千名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相关领域杰出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教师、青年学生在为期两天的大会中,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议题展开探讨,共谋计算机科学发展新篇。

2025 ACM中国图灵大会由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协办、深圳大学承办,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光明实验室、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深圳大学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承办。

大会现场。彭程 摄

图灵奖被称为“计算机界诺贝尔奖”,ACM中国图灵大会自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清泉在开幕式上表示,深圳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创新之都,为计算机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强劲动力。深圳大学将继续发挥在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域的学科优势,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大会联合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表示,深圳聚集了超过2000家人工智能企业、6.7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为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当下,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正站在从理论突破到文明重构的关键节点,深圳更需以开放姿态凝聚全球智慧。

大会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表示,本届大会是ACM与CCF合作模式演进的重要一步,展现出双方在国际化进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决心,不仅有利于双方共赢,也将为中国乃至全球计算技术的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大会联合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表示,ACM与CCF共同设立的“ACM中国新星奖”等奖项,成为认可与激励中国计算机学者的重要平台;期待未来双方能拓展更多专业委员会层面的务实合作。

大会现场。彭程 摄

ACM中国理事会主席马华东主持开幕式。本届大会的特邀报告聚焦多个关键领域。

图灵奖获得者John Hopcroft(约翰·霍普克罗夫特)从人才培养角度切入,阐释了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与人才竞争新格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在报告中指出AI的局限性,提出HPC(高性能计算机群)+AI的融合创新路径。通过数值天气预报、地球物理勘探等典型案例,他展示了这一技术路径在突破高维问题精度瓶颈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吕建在报告中以软件科技与教育工作者的视角进行了数智时代与变革重塑的初探,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前瞻性思考。

图灵奖获得者Joseph Sifakis(约瑟夫·希发基思)从系统层面探讨了自治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应用。

大会颁奖。彭程 摄

本届大会特别设置了跨学科对话环节,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专家就多个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本届大会设置2场主论坛、14场专题论坛,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多个前沿方向。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不同领域、方向的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李坚强表示,本届大会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阵地的影响力,为大湾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