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小稻村的果源尚品家庭农场里葡萄飘香,一串串紫黑发亮的夏黑葡萄沉甸甸地挂满藤架。农场主张孝林一边仔细修剪果串,一边笑着叮嘱帮忙的村民:“这串甜度刚好,装箱时轻点儿!”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与丰收的喜悦交织,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从外来创业者到乡村致富带头人,张孝林的成长经历,正是大石镇以人才活水浇灌特色小水果产业、结出“致富果”的真实缩影。2019年,大石镇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主动抛出招商引才的“橄榄枝”。被当地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所吸引,张孝林带着资金与技术扎根小稻村,一口气种下阳光玫瑰、紫脆、夏黑等6个品种共12亩有机葡萄。“镇上不仅协助我顺利流转土地,还全程指导项目申报、完善灌溉设施,让我创业几乎消除了后顾之忧。”他感慨地说。如今,他的农场已从单一葡萄种植拓展为集采摘、垂钓、苗圃于一体的综合经营体,年产值突破26万元,每年带动村民就近务工超100人次,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园”。
在大石镇,像张孝林这样满怀激情的“新农人”正不断涌现。每当瓜果飘香的时节,青岩度假村农家乐中,游客们可尽情品尝鲜甜枇杷;香颂湾草莓园里,众多亲子家庭可沉浸于采摘乐趣;花屿果生态农庄的有机蔬菜供不应求,刚刚被预订一空……如今的大石镇,已形成8000亩特色小水果产业带,一条由产业串联而成的“绿色长廊”贯通全镇。一批由本土人才领办、引进人才参与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兴起。2024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0万元,这些“农字号”新生力量功不可没。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大石镇将人才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以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吸引“金凤凰”扎根。通过土地流转优先保障、小额信贷精准扶持、项目申报全程代办等暖心举措,该镇已成功吸引19名大学生和外出务工人员带着技术、项目和梦想返乡创业。与此同时,镇上积极挖掘本土“宝藏人才”,全面建立“乡村人才信息库”与“在外乡贤人才库”,已有235名“土专家”“田秀才”和165名在外乡贤“入库归队”。通过“村集体+专合社+小农户”模式,20家种植大户有效带动小农户抱团发展,让乡土人才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下一步,我们要让人才在乡村更有干头、有奔头、有甜头!”大石镇副镇长侯银春表示,当前全镇正全力推进省级人才先行区建设,一方面以乡情为纽带推动“引凤还巢”,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与创业团队;另一方面积极建设实训基地大力“孵化新农人”,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更要在服务保障上不断优化,努力“留住金凤凰”,让每一项政策红利都真正落到人才心坎上。
利州大石,正以人才汇聚激活产业振兴的一池春水,用一颗颗饱满香甜的特色水果,铺就一条越来越宽广的共富之路。
冯小珈
编辑:何泓岑校对:石雪芹
责编:何沂薇编委:江涛陈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