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采摘红心猕猴桃。
9月4日,晨光映远岫。苍溪县岳东镇青龙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青龙园区”)里,藤蔓交错如绿网,沉甸甸的红心猕猴桃簇拥着,压弯了枝头。“快瞧这果子的个头!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村民黄东周拿起剪刀,“咔嚓”一声,将一颗硕大的果子剪下,高高举起,开心地向周围人展示。
这一天,青龙园区重新开园,2238亩红心猕猴桃将陆续成熟。从荒草丛生的“低效园”到果实飘香的“丰收园”,当地村民们期盼了3年。“据测算,园区试挂果亩产1吨,总产量预计2000余吨,总产值有望突破2800万元。”岳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沈勇的话语里透着激动。
专业化重塑——
从“党员救火”到“市场兴园”
“2022年,青龙园区因猕猴桃溃疡病肆虐和业主经营不善,大半土地撂荒,架杆倒塌、杂草丛生的景象令人叹息。”岳东镇党委书记郭敏说。
为了重振园区,镇上的党员一人认领一块地进行管护,但成效并不明显。“党员带头认领并非长久之计,专业的事得由专业的人干。”站在硕果累累的园区里,回忆起三年前的艰难处境,郭敏不禁感慨。
面对发展困境,该镇党委政府几经调研和探索,最终确立了“以红心猕猴桃为主导产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振兴思路,坚定干部守业恒心、业主创业决心和群众兴业信心,引导各方深度参与园区经营,真正激活园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苍溪县是世界红心猕猴桃原产地,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特征造就了其“酸甜适中、香气浓郁”的风味,兼具营养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我们要把本地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岳东镇副镇长杨鑫话语坚定。
目标已定,路径已明。该镇联合青龙园区涉及的各村依法清退原经营主体,建立“技术+资金+市场+诚信”准入机制,成功引进4家龙头企业和9家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2238亩。同时,成立猕猴桃产业发展专班,提供“保姆式”服务,采取“龙头企业+业主+农户”合作模式,带动周边群众通过“租金+工资+分红”实现多元增收。经科学论证,确定土地流转金为每亩430元,其中30元归集体经济,400元直接惠及群众。
“过去园区是‘老板的’,现在是‘大家的’。”三塘村村民高普荣算了一笔账,自家5亩多地年租金2000多元,加上夫妇俩在园区疏果、套袋,今年增收近2万元。
全要素升级——
科学种植铸就竞争力
站在高处眺望青龙园区,连片的猕猴桃避雨大棚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色光芒。清澈的河水从高标准泵站源源不断地流出,保障了猕猴桃的稳定灌溉。驱车驶在园区环线上,耳畔时不时传来机械作业的轰鸣声,奏响了一曲产业发展的奋进乐章。
近年来,岳东镇锚定一颗“红心”,通过技术创新、科学规划和设施升级,稳步推动园区产业提质增效。创新采用“有机肥+腐殖土”一体化培肥方式,施用有机肥1.5万吨,切实改良土壤结构;投资3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避雨大棚200亩,并配套智能滴灌系统,显著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水肥利用率;精选红阳、G3、鑫中一号(猕掌柜)等优质品种,推动核心产区通过有机转换认证……
通过科学的产品布局,园区现已初步形成9月精品果、10月生态果、11月“猕掌柜”特色果的梯次成熟格局,明显延长了鲜果供应期。
在园区里,新采摘的红心猕猴桃,经过严格筛选分级后,被工人们逐一贴上“苍溪红心猕猴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放入特制包装箱中,全流程高效严谨,全力保障产品品质与区域品牌价值。
四川鸣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分选线和冷链运输车已经到位,等到果实大批量成熟后,将立即开展工作。
顺丰、京东、韵达等快递驿站早已增派专人驻站,实时进行订单处理。凭借“产地直销”模式,清晨采摘的果实最快次日即可送达消费者手中。
秋风送爽,硕果盈枝。如今的岳东镇,正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诗意画卷绘就在青山绿水之间。这片土地上的蜕变,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路上一步一脚印的坚实答卷。
陈俊蓉广元市融媒中心记者兰宜谦文/图
编辑:石雪芹校对:文煜凌
责编:何沂薇编委:江涛陈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