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旅行时,护照是个人身份的重要凭证。跨国贸易中,“数字护照”则是对某一产品的基础信息、厂商客户信息、性能及绿色可持续水平的记录和证明。
8月27日,纺织产品数字护照注册管理试点(四川)启动会在南充召开。纺织产品数字护照是全省首个试点数字护照的行业产品,“四川造”纺织产品出海有了“身份证明”。这一数字护照是什么、有什么用?
启动仪式现场
四川首批产品数字护照,为何聚焦纺织产品?
8月26日,南充市仪陇县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自动缫丝机高速运转,每日280公斤高品质生丝在此下线,供给全球市场。
按照计划,四川将为电池、汽车等多个行业的产品试点数字护照。纺织产品为何位列其中、率先启动试点?火热的生产线给出答案。
“首先是纺织产品的量足够大。”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廖先德介绍,最新数据显示:四川纺织服装产业规模居西部第一,工装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绸缎、蚕丝产量稳居全国前列。
高质量产品持续供给,四川在国际纺织产品市场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成都海关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四川生丝出口额大幅增长89.7%,达到3.1亿元。“这一出口值列全国第一,‘高质量’生丝是主力军。”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说。
推动数字护照落地,更是“四川造”纺织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全球纺织行业都在谋求绿色发展,多个国际组织也正制定法规,意图提高市场产品的循环性、能源性能和其他环境可持续性。我国也在今年6月发布了《2025中国纺织行业产品数字护照(DPP)白皮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胡柯华介绍,推动数字护照广泛应用,更是在国际竞争中,巩固提升自身产品优势的“砝码”。
“四川造”纺织产品出海,数字护照有什么用?
数字护照长什么样、有什么用?会上,国内首个产品数字护照——江苏南京电池产品数字护照亮相,为四川纺织产品数字护照打了个样。
数字护照案例
“数字护照以二维码为载体,扫描后我们除了可以看到一块动力电池的成分、性能等基础信息,还能看到生产销售数据、售后回收数据、生态环保数据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刘阳表示,数字护照主要采集核验产品从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所关联的各类绿色可持续信息,信息维度更大,并且动态可增加。“简单来说,就是用好‘指挥棒’,让产品符合绿色化、数字化这一新要求。”刘阳说。
现场展示的动力电池数字护照。
传导到生产端,在不少参会的纺织企业负责人看来,数字护照的推行,或将推动行业新一轮优胜劣汰,为市场出清。
“以我们公司为例,从有机养蚕到生产有机丝,已经实现了全程生产技术把控、无污染零排放。工厂车间内均配备高效节能的生产设备、智能照明设备,生丝品质达国际最高标准6A级。”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看来,拿到数字护照后,将大大增加企业拓展市场的底气。“产品推广不再是靠嘴上说说,亮出‘护照’一目了然。”
在胡柯华看来,有别于传统的服饰标签,数字护照也更强调全生命周期管理。“标签上的静态信息,只能登载产品出厂前的已知内容。数字护照的推行则意味着生产者延伸责任制,让消费者读得懂,回收商知晓。”胡柯华介绍,未来的纺织产品销售将不再是买定离手——一件纺织品如何生产、何时售出、如何回收再利用,都将列入登载范围。“这些信息既要报送给监管机构,也要传递给消费者,面向社会公开。”胡柯华说。
纺织产品数字护照何时全面推广应用?业内人士表示,因涉及的企业众多、生产环节繁杂,目前尚有海量数据需要处理加工,数字护照有望在两到三年内在全川覆盖。
(记者 徐浩煊 摄影报道)
编辑:许成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