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新闻网讯(冯小珈)10月30日,走进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中口村黄油菜籽种植基地,农户们正抢抓农时,犁地垄田,播撒油菜籽,构成了一幅秋耕农忙图。
如今的油菜籽种植基地,在之前还是一块荒地。今年以来,荣山镇将治理农田撂荒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推进,创造性运用“政府出题、乡镇出招、村居出面、大户出钱、群众出力”模式。通过整合项目建设、修建农田设施、集体转包、免租金等多形式,让曾经的“地块块”“矮埂埂”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如何找到适合土质生成的农作物,让“良田”变“粮田”?
“我们镇、村两级共同发力,多次邀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现场勘查、指导,最终决定200余亩土地全部种植黄油菜籽,并定时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培训,力求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种植油菜籽。”荣山镇中口村村委会主任张素珍介绍,目前黄油菜籽长势良好,预计每亩能产200斤菜籽,总产值达10万余元。
同样,在宝轮镇红星村的荒地里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在用挖掘机对耕地进行清表去杂、土壤翻新,使其成为平整好耕种的“粮田”。
红星村地处清江河以南,距场镇2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由于离城镇较近,不少村民都选择了进城务工,村里的土地逐渐出现了撂荒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红星村多次召开村组会议和坝坝会议,征求村民意见将外出务工、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农户的土地,通过出租、入股、转让、转包、互换等流转形式,把土地委托职业农民、种植大户或专业合作社等机构进行代管,解决闲置土地撂荒问题。
“目前已与5户村民达成初步种植合作意向,不仅能保证土地不撂荒,还能给村民提供务工岗位,增加收入,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宝轮镇红星村党委书记李勇说。
为有效保证粮食安全。利州区扎紧耕地保护“篱笆”,采取“原地复耕、园地套种、异地整治”等方式,按照先易后难、干净彻底复垦的原则,向乡镇(街道)精准提供可恢复地块工作底图,指导乡镇(街道)合理科学整改,最大效率提高恢复进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减少,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截至目前,全区已恢复耕地699.02亩。
编辑:何沂薇校对:孙红玲
责编:冯勋编委:刘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