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9月5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医学专家成功完成全球首项同种异体人工再生血小板临床输注研究,这标志着中国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临床转化领域取得进一步突破。
同种异体(Allogeneic)是指源自健康捐赠者的、经标准化制备后可广泛用于多位患者的生物制剂。据了解,就像无偿献血时一位志愿者的血液可以帮助许多患者,“同种异体人工再生血小板”也是如此。它来自单一健康供体,通过多功能干细胞技术规模化培育生产,制成可长期储存的“即用型”产品,能迅速供给不同患者使用。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简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方面5日披露,该研究由血液科沈树红教授团队牵头,联合肿瘤外科、心胸外科等多学科协作,成功为3例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复杂先心病术后患者完成“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血小板(iPLT)”输注,初步证实其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临床解决血小板供应短缺及输注风险带来全新希望。
据悉,血小板减少症常见于白血病化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大型外科手术之后,传统血小板制品依赖献血,面临保存期短、供应紧张及潜在感染等问题,许多患者因未能及时获得足量血小板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