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市卫健委切实履行“清廉医院”建设牵头负责职责,在市纪委监委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督导下,坚持党建引廉、强化管理、服务患者、系统施治,着力建设党风清明、院风清朗、医风清正、行风清新的清廉医院。
聚焦党风建设坚持党建引廉
健全领导体制。全覆盖推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同步修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明确22项党委议定事项,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构建严密的权责运行与责任落实体系。
夯实组织基础。建立健全党支部参与科室业务发展、人才引进、评优评先、设备采购、绩效分配等重大问题决策机制,严把政治关和医德医风关。成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切实加强对系统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领。
深化教育警示。坚持学习教育与警示教育同向发力、融合推进,先后组织开展集中学习350余场次、讲专题党课170余场次,推动整改销号问题31个,广泛开展旁听庭审、参观法纪(廉洁文化)基地等活动。
聚焦院风建设强化运行管理
深入推进依法治院。督促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建立健全法治工作机构,配齐法治工作人员,确立4家省级法治医院示范点位和9家市级法治医院示范点位。
持续规范医院运行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今年以来新开展项目13项、修订2项、调整价格166项、规范65项、停用303项。严格实施药械集中带量采购,落地国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6批次共439种、医用耗材5类,节约采购资金3964.9万元以上。
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出台《市属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市属公立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市属公立医院单列薪酬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和主要负责人薪酬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耗材、检查检验等业务收入脱钩。
规范医疗机构投诉管理。2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设置独立投诉场所。规范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接待医药代表行为,建立医药代表名单和定期接待制度,开展医药代表来访谈话,签订廉洁购销协议,实行“阳光接待”。
聚焦医风建设改善患者体验
开展不符合住院指征住院专项整治。通过市县联动方式对百门(急)诊住院率、轻症入院、分解入院等问题进行专项督查。截至6月,全市8项医疗质量关键指标同比实现“7降1升”:参保住院率下降9.48%、百门(急)诊入院率下降9.06%、门(急)诊次均费用下降1.48%、住院次均费用下降0.14%、检查检验收入下降4.62%、药占比下降4.09%、耗占比下降3.24%、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上升4.79%。
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即“整顿医疗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三个专项行动,对检查发现的非必要检查检验、违规收费等628个问题进行通报,并已限期完成整改。
持续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印发《关于2025年第一批新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构的通知》《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制度》《重复医学检查检验审核制度》等文件规定,明确2025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扩容增项目标任务和质量控制标准要求。建成影像云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全市2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线上线下互认,互认项目222项,其中1至6月线下互认14.26万人次,互认金额2012.80万元,1至7月线上互认1087人次,互认金额9.44万元,实现了跨县区、跨机构间的调阅、互认。
聚焦行风建设强化系统施治
强化医德医风管理。建立全市医疗系统行业作风和医德医风建设长效机制,明确将医德医风、法律法规等内容纳入年度医德医风学习教育和培训等。组织召开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行风建设培训工作会,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市卫生健康委直属单位、注册医疗机构、行风监督员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行为规范。开展为期3个月的医疗机构廉洁风险排查整治和行风教育专项行动。
强化监督执纪。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监督队伍建设。规范卫生健康系统党员干部重大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工作机制,明确“以案促改”案件范围和工作要求、启动实施、问题剖析和整改等内容。
研究制定《清廉医院建设指引》。对清廉医院建设的46条措施逐一分析典型突出问题表现、参考方式路径和政策法规索引,推动清廉医院建设提质增效。
“派驻纪检监察组将跟进市卫健委‘市县联动、梯次推进、分类施治’策略,对各示范点位重点推进、年底前培树一批风清气正的标杆单位、建立一套清廉医院建设参考标准并组织验收、总结清廉医院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做法等工作举措开展督导,确保清廉医院建设取得实效。”市纪委监委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
李成莉
编辑:石雪芹校对:文煜凌
责编:何沂薇编委:江涛陈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