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青春|全国街舞联盟副主任林清景:用世界流行语汇讲好中国故事是未来的主流趋势

“以街舞这一世界性流行语汇,深度演绎中国民族故事。”9月28日,“石榴花开·舞动天府”2025四川省民族街舞展演即将在西南民族大学精彩上演,这一场关于民族文化与舞蹈艺术融合的创新探索受到广泛关注。在彩排间隙,中国街舞联盟副主任、知名街舞专家林清景在采访中表示,这是开创一种“民族文化为魂,街舞为形”的全新艺术表达。

多民族底蕴赋能传统文化与街舞融合。林清景指出,四川之所以能成为这项创新的策源地,其深厚的多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才储备是关键优势。去年,四川成功举办了“四川省民族街舞编创人才交流活动”,挖掘并汇聚了一批兼具传统舞蹈功底与街舞热情的优秀人才,其中不乏高校师生。“我们的优势在于民族多,更有许多舞者本身既是民族舞的传承者,也是街舞的爱好者。”林清景解释道,“这种‘两栖’特性,为深度融合提供了宝贵的土壤。”

谈及融合过程中的挑战,林清景坦言,初期的探索难免遇到瓶颈,最需避免的是民族舞与街舞的简单拼接,即“两张皮”现象。理想的融合,是在反复实践中发现民族舞蹈的韵律、形态与街舞律动之间的内在契合点,从而实现有机统一。

目前,创作实践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传统舞蹈编导尝试编排街舞作品,以及街舞舞者涉足民族题材。林清景观察到,两者均在快速进步。“传统编导正逐步提高作品中的街舞动作占比,而街舞舞者也开始学习并运用传统舞蹈的叙事结构和情感调度方法。这是一个双向奔赴、共同寻找最佳平衡点的过程。”

对于何为优秀的民族街舞作品,林清景给出了明确的标准。他强调,作品必须拥有深刻的文化内核,即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具备良好的选材、结构和立意。同时,其表现形式应以街舞为主体。

“我更看重的是,能否完全用街舞的形态和动作体系,去完整、贴切地讲述一个民族的故事。”林清景表示,街舞在全球范围内多以技巧展示为主,缺乏深厚的叙事传统。而在中国,当它与丰富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便产生了叙事性作品的巨大潜能。“我们希望最终呈现的,是让观众感受到街舞自身强大的表达力,能够独立承载人物情感与故事脉络。”

面对正在这条道路上探索的创作者,林清景给予了高度肯定与殷切期望。他认为,“用世界的流行语汇去讲好中国故事,这将是未来的主流趋势。”他深信,通过人才交流和年度展演等形式持续耕耘,这些富有创新精神的编导与舞者将持续进步,有望成为中国舞蹈艺术发展中一股充满活力的新力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许明智 视频 李家俊

编辑:郭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