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应用心腔内超声(ICE)技术,全程零射线完成2例高难度房颤三维射频消融手术。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该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迈入绿色电生理新时代,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精准的治疗选择。
与传统依赖X射线的射频消融术不同,此次手术采用的ICE技术是将一根圆珠笔芯粗细的超声导管,通过股静脉置于心腔内,利用位于导管头端的超声探头,近距离、实时精准获取心脏解剖结构,并可同步显示心脏血流动力学,实时动态评估局部心肌和整体心脏功能。该技术让患者避免了X射线辐射,也让医生避免了披“甲”上阵、负重手术,因此被称为“绿色电生理射频消融术”。
接受手术的2名患者均为高龄,发病时均伴有胸闷、心悸、头晕、恶心、黑矇等症状,其中一名患者甚至出现过晕厥。此前患者及家属因对放射线的恐惧均要求保守治疗,拒绝手术。针对此类情况,科室积极引进新技术,提出了全新手术方案——全程“零射线、零辐射”房颤射频消融术,两名患者均毫不犹豫选择了该手术方案。
术前,张邱兵主任多次组织团队评估2名患者病情,并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最终在徐磊医生的主刀下,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
据专家介绍,ICE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房颤治疗,还可推广至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左心耳封堵及起搏器植入等多个领域,为需要避免射线暴露的患者群体提供更广泛的选择。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体现了市中心医院在心血管微创介入技术上的领先水平,也为区域医疗技术发展树立了新标杆,将惠及更多有类似治疗需求的患者。
延伸阅读:
传统射频消融术,X射线是实现手术可视化的必要条件,如果不借助X射线进行操作,射频消融术是无法实施的,但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持续创新,目前国内顶尖级三甲医院已采用ICE加CARTO开展零射线下射频消融术。ICE这种新技术就像医生在心脏内的一双眼睛,通过超声图像“直视”心脏结构,结合三维解剖标测系统构建出心脏模型,精准地监测导管的位置,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陈正委
编辑:何泓岑校对:石雪芹
责编:何沂薇编委: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