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村民 “趣”运动,玩出农耕文明风——“村趣”运动会绘就两地精神文明建设协同发展新画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推动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廊四带”建设走深走实,10月2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川渝“村趣”运动会在重庆市开州区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

本次“村趣”运动会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联合主办。运动会坚持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为引领,牢牢扭住文化建设的“魂”,紧紧抓住文化振兴的“根”,以川渝两地毗邻地区基层群众为主体,以乡村生活和农事生产为题材,全面展现新时代川渝群众的新风貌,激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活力。

乡土竞技展风采,别开生面趣味多

本次运动会为期2天,以“川渝一家亲·村趣赛文明”为主题,紧扣“村趣”特色,设置了田径、趣味、棋牌3大类共15个小项的比赛。既有智力碰撞的棋牌竞技,也有充满乡土“趣味”的“浑水摸鱼”“旱地龙舟”等融合农耕文化与体育竞技的特色项目。来自川渝两地29个县(市、区)近500名基层群众代表齐聚一堂,在充满乡土气息的竞技中增进交流、凝聚共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两地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

赛场上一声哨响,“团队拔河”瞬间点燃全场热情。双方队员紧握长绳,身体后仰,脚蹬大地,在“一二、一二”的整齐号子声中拼尽全力,两旁观众的呐喊助威声震天动地。“旱地龙舟”赛道上别有一番趣味,队员们以脚代桨,步伐一致,几支色彩鲜艳的“龙舟”在赛场上游弋。“左右左!”领队选手的号子声格外响亮,队员们协同迈步,骑着“龙舟”在旱地上奋勇争先,诙谐的动作引得现场笑声不断。

“挖红薯”赛场同样战况激烈。随着一声令下,选手们便眼疾手快地用工具或双手在自家土地里挖掘起来。他们拨开泥土,精准地寻找着红薯的根系,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果实取出。很快,各位选手身旁都堆起了大小不一的“战利品”,那些沾满新鲜泥土、形态各异的红薯,成了这个秋天最朴实的丰收见证。

而在棋牌竞技区,则是另一番智力的较量。棋牌选手们或凝神沉思,或果断落子,于方寸棋盘间展开无声的博弈。现场观众围在一旁,屏息凝神地静静欣赏,每每遇到精妙绝伦的布局与杀招,人群中便会传出阵阵心领神会的惊叹与赞叹声。这动静之间的独特魅力,展现了乡村文化生活的深厚底蕴。

活动现场

“浑水摸鱼”区域更是将“村趣”氛围推向高潮。选手们赤脚蹚入泥塘,猫着腰,全神贯注地在浑水中摸索。刚代表安岳县参加完比赛项目的王仁国、袁诚虽满身泥污,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说:“这个运动会太有意思了,既展现出平时劳动的干劲,又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还结识了不少四川的朋友。咱们川渝一家亲,就该这样热热闹闹在一起!”

村播助农添活力,数字赋能促振兴

金秋送爽,恰逢丰收佳节,运动会的欢乐与乡村振兴的脉搏同频共振。赛场之外,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播助农”直播活动也同步火热进行。香气四溢的川味香肠、金黄诱人的包谷粑粑、清甜润喉的春橙等特色美食琳琅满目。多位“村播”达人穿梭于赛事间隙,通过镜头向全国网友生动展示川渝优质农特产品。直播间里互动踊跃,订单不断,线上线下共同掀起一股“川渝风味”消费热。

“咱们川渝的好东西,就得让更多人知道!”一位正忙着介绍产品的“村播”兴奋地说,“运动会搭台,经济唱戏,既能推广家乡特产,又能实实在在助农增收,感觉特别有意义!”这场融合体育、文化、电商的创新尝试,不仅为“村趣”运动会增添了新时代的数字活力,也成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川渝“土特产”走向全国大市场的一次生动实践。

文明实践聚民心,川渝携手谱新篇

作为川渝两地深化精神文明交流合作的创新举措,本次“村趣”运动会不仅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动传承,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服务群众、凝聚民心的具体实践。组委会为参赛选手和现场观众准备了《香肠乡》《螃蟹调》《嗨起来的村庄》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展示川渝两地在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文化惠民等方面的成果。现场观众感慨道:“在家门口就能看精彩比赛、买地道特产、体验非遗,这顿文体大餐太丰盛了!”这场运动会,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文明新风,汲取奋进力量。

四川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下一步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川渝两地在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川渝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为唱好“双城记”、建设“经济圈”凝聚强大精神力量。重庆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川渝地缘相近、文化同源,举办“村趣”运动会是落实两地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廊四带”部署的具体行动,旨在通过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共享、精神文明成果普惠,让群众在互动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据悉,川渝两地将以本次“村趣”运动会为新的起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廊四带”建设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让文明之花在巴渝大地绚丽绽放,共同谱写新时代川渝精神文明建设协同发展新篇章。

(活动主办方供图)

编辑:刘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