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记者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四批典型案例,“四川省建立成都都市圈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中心,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协同发展”从全国众多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我省此次唯一入选的国家级典型案例。

据了解,成都都市圈涵盖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个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46%,专利纠纷案件占全省40.6%。为破解跨区域专利维权难题,四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共同创建了全国首个虚拟化架构、实质性运作的都市圈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中心,探索出一条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新路径。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突破传统模式,不设实体机构、不调动人员,通过整合四地资源,搭建起“4局+8裁决官+38区县+N所”协作架构。首批聘任的8名专业裁决官组成核心力量,推行“一支队伍”统一办案,有效凝聚了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力。运行以来,已联合办理专利纠纷案件25件,结案履行率达到100%。
此外,通过构建“监管所响应+区县局受理+市局立案+中心处理”的四级协作机制,案件办理周期较法定时限大幅缩短61.8%,目前已通过快速调解方式结案13件。
该中心还统筹整合都市圈内技术资源,实现技术调查官区域共用,通过统一裁判标准、推动裁决结果互认,已成功办理5起类案同裁案件,有效降低了异地维权成本,促进了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水平的整体提升。
(记者 谢夏冬 图据国家知识产权局)
编辑:许成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