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勾画乡村振兴美好画卷——记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利州区荣山镇中口村党总支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近年来,利州区荣山镇中口村党总支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谋发展、以党建促振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绘就了一幅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该村党总支在2024年6月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聚焦党建引领构筑乡村振兴“加油站”

长期以来,中口村党总支始终围绕“一村一品牌”,聚力打造特色产业党建品牌,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服务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

在此期间,中口村党总支挖掘了“田秀才”“土专家”20余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名,打造了一支精干过硬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外村人母金满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母金满来自大石镇小稻村,2022年开始在中口村流转土地种植粮食,规模从最初的100多亩发展到近400亩。他坦言,正是中口村党总支的全力支持与帮助,让他下定决心扎根该村安心种粮,并逐步拓展至肉羊养殖领域。由于母金满好学肯学,常为当地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因此被推选为村里的“土专家”。

回忆起2023年刚涉足肉羊养殖产业时,由于技术不成熟,导致存活率低,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只只肉羊倒下,母金满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中口村党总支了解情况后,立即协调防疫站及养殖专家前来诊断。通过对病羊解剖,专家迅速查明原因:一是驱虫不及时,二是隆冬时节保温不足。随后,专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帮助母金满挽回部分损失。经此波折,母金满积累了丰富养殖经验,肉羊存活率显著提高并保持稳定。

母金满直言,正是因为在创业期间中口村党总支给予他不少帮助,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他也愿意多出一份力。他每年都会聘请村民前去务工,一年可为村民提供10余万元劳务收入。

聚焦产业发展打好农旅融合“组合拳”

7月23日一大早,中口村村民王秀珍和丈夫便组织工人在自家的100余亩梨园里采摘翠冠梨和黄金梨。王秀珍告诉记者,采摘旺季时,她会提前一天将用工需求告知村党总支,由村党总支协调工人,确保鲜果及时送达客户手中。“有时候一天用工数量就有20人以上,全靠党总支帮助我们联系工人,不然到手的效益就‘飞’了。”王秀珍说道。

与王秀珍有同样想法的还有该村笋用竹种植户王玉春。他说,每年采摘旺季,村党总支不仅帮助他们寻找工人,还积极想办法找销路,帮助扩大“朋友圈”,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这一切源于中口村党总支依托本村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中口村已发展翠冠梨100余亩、高山车厘子120余亩、脆红李200余亩、笋用竹8000余亩,养殖灰鸡1万余只。依托原中口村村委会阵地,升级改造云栖谷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着力打造优质粮油示范区,围绕大荣粮油园区建设,种植粮油800余亩,形成集种粮、加工、观光体验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与第三产业有机结合,成功构建集休闲农庄、观光农业、特色餐饮、乡村文旅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基地。

聚焦乡村治理提升村党组织“软实力”

多年来,中口村党总支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拔优秀党员干部担任乡村治理带头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治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贤理事会等平台,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坝坝会、知客宣讲、先进典型选树等活动,让党的政策群众讲、先进典型群众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培育良好村风民风,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党员樊怀明便是这样一位深受村民欢迎的治理带头人。中口村党总支书记张素珍介绍,修建大荣粮油园区需征占部分农户土地和林地,个别群众起初十分抵触。了解情况后,樊怀明主动上门沟通,并承诺谁只要肯为大局让步,可以无偿让出自家土地给其耕种。他的无私举动感动了村民,大家很快配合政府完成了征地工作。

在化解邻里纠纷方面,村党总支同样倾尽全力。该村村民赵某与贵某两家相邻却积怨多年,矛盾尖锐。为此,村党总支多次联合派出所、村委会、乡村治理带头人上门调解。

经过半年的努力,两家终于握手言和。张素珍感慨道,“矛盾的化解绝不是一朝一夕或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情,正是因为村里有众多明事理的党员,大家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才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吕梅

编辑:石雪芹校对:何泓岑

责编:何沂薇编委: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