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楼”越筑越坚实

10月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四川“十四五”时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成就。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四川深入推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积极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三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特色更加突出、优势更加鲜明。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楼”,已稳稳矗立在巴蜀大地上。

看支撑

“四梁八柱”很稳固

国庆假期前,秋收农忙时。四川邦力达乐天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16台收割机辗转于乐山市夹江县种粮大户的田间,今年的收割面积目标是5万亩。

这种干劲,是“十四五”期间四川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常态。“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726.8亿斤,连续5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粮食亩产378.2公斤,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伍修强给出数据佐证,四川以全链条升级为主线,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以来,四川“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更加丰富充实。

不只是农业拥有“好丰景”,“高楼”的“四梁八柱”都很稳固。

看工业。四川统筹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十四五”以来,四川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工业增加值总量从1.34万亿元增加到1.79万亿元,在全国排位提升至第7位。

看服务业。四川服务业呈现总量升位、增速领跑发展态势,服务业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52.4%提高到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42.5%提升到60.5%。

看建筑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杨搏介绍,“十四五”时期,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速6.4%,累计完成总产值超9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左右,累计上缴税收超4000亿元。

看重点

工业着力“挑大梁”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挑大梁”的工业,是发布会上的焦点之一。“十四五”时期,四川进一步优化产业体系,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一盘棋、一张图、一股绳、一体化。”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用4个“一”总结四川在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方面开展的工作。

其中,“一盘棋”突出规划牵引、统筹联动,四川围绕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组织开展17条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实行“链长+副链长+牵头部门+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的协同推进机制,用好产业链发展成效评估“指挥棒”。“一张图”突出扬优补短、精准发力,四川不断细化深化绘制产业链图谱,实行“一链一方案一政策包”,打出组合拳开展链式招商引资、链主链属企业培育、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供需对接等。

此外,“一股绳”突出四链融合、相互赋能,“一体化”突出协调发展、布局优化……四川着力打造产业链发展“盾牌”和“利剑”,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链”之外,“点”也很重要——作为“压舱石”的项目投资,无疑为发展势能添了一把柴。翟刚介绍,聚焦“有效投资、有根产业、有持续税源”,四川狠抓制造业项目投资,引进京东方、红旗新能源整车、沃飞长空全球总部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链项目。“十四五”以来,四川累计实施制造业项目超1.5万个,带动制造业投资超2万亿元,制造业投资、工业投资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看后劲

不断涌现“新信号”

在发布会现场,记者还注意到不少彰显后劲的“新信号”。

其中一个信号指向创新。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19家、数量居西部第一;常态化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近30项……“十四五”期间,四川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特别是瞄准科技成果转化下足了功夫。

“加强科技成果挖掘发现、中试研发体系建设、供需对接服务供给和重大科技成果示范应用。”省科技厅机关党委书记赵敏表示,四川已基本形成涵盖成果发现、评估评价、中试熟化、示范应用、企业孵化的全链条转化体系。比如,推广中试平台“1+N”模式,省中试公司已与88家中试平台建立合作,以费用分担、先投后股的方式组织实施22个项目。

另一个信号指向智能绿色转型。以四川“一号创新工程”人工智能为例,2024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1300亿元、同比增长超25%。“四川数字经济呈现出全面起势、动能强劲的良好局面。”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数据局局长顾红松介绍,四川的数字产业矩阵正在强势崛起,目前,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已提升到45.5%,培育了超800家智能工厂。

同时,四川的企业发展环境也更加优化。四川开通企业诉求服务平台和96999服务专线,建成运营省市县三级“企业之家”服务体系,推动工业企业“上规、上市、上榜、上云”,截至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99万家,A股上市工业企业134家,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6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29家、世界500强企业3家,上云企业43万家。

围绕“一产向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促融合”,扎实推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抢抓“十五五”战略发展机遇,加快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深入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持续完善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推动出台支持重点服务业创新突破的政策措施……从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可以预见,四川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楼”,还将越筑越坚实。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露敏 高杲

编辑: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