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攻坚破瓶颈 昭化区绿色家居产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昭化区将绿色家居产业降本增效作为重点改革攻坚方向,通过“优化要素供给、集聚产业链条、提升服务质效”等举措,推动产业综合物流成本下降50%以上。

10月20日,在美好世家(四川)家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裁切各类板材,工人们有条不紊地组装定制家具,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最大的惊喜是川陕甘国际木材贸易中心的挂牌,俄罗斯至广元班列20天就能把原木送到厂房门口,比以前中转节省了25天,损耗率从10%降到了3%;同时,昭化区大力推行的‘板材本地化’供应链改革实现了国储林基地和贸易中心双保障,让原材料成本再降15%。”作为较早入驻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的企业,公司副总经理李鑫对今年的物流成本变化有着最直观的感受。

为帮助企业降本,今年,昭化区从要素供给端全面发力。一方面,充分发挥国储林项目带动作用,创新“国储林+大径级材+速生林”模式保障木材供应,同时对接中欧班列及中老铁路广元组货基地,将“一带一路”沿线进口木材纳入本地产业链,开辟稳定进口通道;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专班统筹+专业机构推进+国企运营”工作构架——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专班定方向解难题,全市率先设立的正科级推进中心抓项目,国有企业参与园区开发,多方协同提效。

“绿色家居产业专班定方向、解难题,昭化经开区抓项目落地、盯建设进度,国企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分工明确又协同高效,有效推动绿色家居产业降本增效。”昭化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元林说。

要素保障夯实后,产业链集聚的效应逐步显现。昭化区紧盯制造业发达区域,依托专业机构开展产业链招商等“六大行动”,引进链主企业后,同步吸引原辅材料、五金配件、仓储物流等配套企业入驻;同时,对接广元“中国绿色铝都”建设,布局铝精深加工产业链,培育铝制家居板块,逐步形成覆盖多品类的绿色家居全产业链。

“我们招商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做文章。目前,园区已招引木材经销企业11家、物流企业6家、五金建材企业3家,德邦物流等龙头物流企业也相继入驻,产业链协同效率越来越高。”刘元林介绍。

产业链顺畅运转的同时,服务升级与稳企保障也在为企业减负提速。昭化区创新推行“企能办”和“四个一”服务机制,由县级领导“一对一”挂钩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同时,通过动态监测、季度例会等机制,全力推动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另外,定期举办企业家座谈会,“点对点”解决企业难题,并让各项优惠政策实现“免申即享”,精准直达企业。

“我们刚落户时,用地审批、环保评估这些手续都是‘企能办’全程代办,不用自己跑多个部门,省了不少时间。区上还定期开展园区企业资源对接会,我们需要的包装材料在园区内就能找到供应商,不用再从外地调运,协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四川中发新材料有限公司行政部长罗川说。

从要素供给到产业链集聚,再到服务稳企,三维发力的改革举措让昭化区绿色家居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引擎”。目前,位于昭化区的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已集聚企业71家,其中,投产20家,实现综合产值8.9亿元。

“我们将继续建强原材料贸易、产业金融等五大支撑平台,深耕全屋定制、复合地板等细分领域,把产业链的‘链条’拧得更紧,把要素保障的“服务‘做得更实,努力打造西部绿色家居产业高地,让更多企业在这里降本增效、发展壮大。”刘元林表示。

向东阳邹星雨

编辑:石雪芹校对:何泓岑

责编:何沂薇编委:陈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