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十四五” :万亿元规模 四川外贸“含金量”不断提升

“十四五”期间,四川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指示,全力以赴扩开放、抓外贸,在2024年,交出一份外贸“万亿成绩单”的同时,四川外贸含金量、含新量也更足。

记者 杨唯一:国庆中秋“双节”,生鲜进口也迎来了高峰期。在成都航空口岸,今天就有110多吨三文鱼到达,也创下了三文鱼单日进口量的新高。现在,海关工作人员正在对这批三文鱼进行查验,通关放行之后,这批三文鱼将立即发往全国各地。

这批来自丹麦法罗群岛的三文鱼,从捕捞地到运抵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仅用了48小时,预计最快今当晚就将出现在国内消费者的餐桌上。今年1至8月,四川冰鲜三文鱼进口值增长了17%。

四川孚卓瑞兴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关务经理 李国平:现在主要是通过航司的包机,然后每次的话最少有20吨货左右。

截至目前,成都凭借“双国际枢纽机场”优势,国际及地区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增至95条,航线网络遍布五大洲,给鲜货进口提供了保障。为三文鱼“保鲜”的还有便捷的通关措施,成都海关在监管现场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保障,率先实行“7×24小时”免预约通关,保障进口三文鱼到港后能即查即放,每一票货物班都能及时验放。同时,为了让企业物流效率更高、运营成本更低,成都海关还推出了“空侧内转”“多点交运”“空港快通”等多项改革创新举措。

成都双流机场海关监管一科副科长 杨正茜:以“空侧内转”为例,通过在空侧建设智能卡口,优化升级海关智慧物流监管平台,打通国内、国际货站双向空侧的直通通道,可以缩短航空中转时间5小时左右。

不仅三文鱼,在成都航空口岸,这个西部地区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枢纽,平均每天有超过100架次国际航班起降,连接着中国西部与世界。牢记总书记“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的嘱托,近年来,四川坚持“西拓、南进、东接、北融”方针,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新格局。更高效畅达的对外通道,为四川加速扩大外贸总量增添了底气,外贸企业则以技术创新博市场,用高附加值产品打开增长新空间。

位于绵阳的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三线建设时期迁至四川的老牌企业,近年来,就靠着创新实现“老树开新枝”。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 周柯:像我们的东材研究院研发的高性能树脂,已经是终端应用到了北美,尤其美国英伟达这边,成为他们唯一从中国进口的高性能树脂。

今年前8个月,四川集成电路、电脑及零部件等外贸传统优势持续巩固,进出口规模分别超过2000亿元、1200亿元。同时,外贸新动能不断蓄势聚力,出口方面,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出口201.1亿元,增长77.6%。

如果将视线拉长,更能明白四川外贸现在的蓬勃活力离不开对外贸工作的举旗定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四川开放工作提出重要要求,从“走在西部开放前列”“协同开放”,到“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形成“门户功能”、“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开放的分量越来越重、定位越来越高,也极大拓展了新形势下四川开辟发展新空间的格局和视野。

在达州的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这段时间,公司订单供不应求,在满足内需市场的同时,公司还接到了不少海外市场订单。今天,就有一批订单要发往国外市场。

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厂长 谭吉平:我们今年一直在积极地调整我们的生产周期,走快返模式,坚持产品多样化,比如说现阶段我们在主打羽绒服、冲锋衣等产品的同时,也在持续地生产短袖、衬衫等海外需求的夏季产品。

在广安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的车间,一根根洁白均匀的生丝不断缠绕在卷轴上,这些生丝将被打包后发往欧美国家。今年4月,在2025年法国蒙达尔纪春季博览会上,该公司又与法国一家品牌企业新签订1000万元的生丝出口订单。

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陈林:缫丝环节作为我们生产中对原材料起到关键决定的部分,近几年,我们就对所有的缫丝设备进行了升级,在去年全面完成。接下来,我们还将对煮茧等大型的生产设备进行升级,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产能和品质。

从拼“量”拼“价”,到竞“智”逐“新”,我国外贸经历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质升”“质优”成为显著标识。而作为内陆省份的四川,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在2024年,共同拼出一份“万亿成绩单”,进出口规模、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外贸主体队伍三项指标接连创下历史最高点。今年上半年,四川以5190.9亿元进出口规模领跑西部。

记者 华小梅 张海涛 杨唯一 绵阳传媒 游仙融媒 达州融媒 广安市融媒 武胜融媒

编辑:王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