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正式收官。据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10月1日至8日(中秋国庆假期),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创历史新高!四川在此次双节假期中表现尤为突出,多项数据登上全国热榜,假日市场人气足、供给新、消费旺,一派“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的繁荣景象。
多家OTA平台发布双节报告
四川多项数据登上全国热榜
携程发布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旅游报告”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远途旅行与深度体验成为主要趋势,假日期间四川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3%,其中成都位列国内长途游热门目的地第二,阿坝包车订单增长翻倍。
飞猪数据显示,假期四川的门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约73%,当地玩乐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114%,其中成都、阿坝、乐山、绵阳、南充上榜热门城市,雅安、泸州、阿坝实现同比大幅增速。
团圆出游两不误,家庭出游成为主力。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成都入选国内酒店预订量最高的热门城市第三,九寨沟县是全国酒店预订量最高的县城。平台数据还显示,去全国各地的小城“追秋”也是许多人的假期选择,攀枝花机票预订增幅逾七成,并入选全国机票预订增幅小机场城市热门榜单。
四川旅游市场“多点开花”
“跟着川超游四川”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10月1日,热闹的春熙路商圈(成都日报记者 胡大田 摄影报道)
国庆中秋假期迎来收官,从“少必入川”的潮流邀约到“蓉城囍事”的浪漫铺陈,从博物馆的古今盛会到景区街区的多元体验,成都以满满活力与烟火温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成绩单。假期以来,遍布成都全城的文旅活动轮番登场,吸引八方游客驻足。尤其亮眼的是,成都高新区交子大道的“成都数字文创潮玩大街”,受到央视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等栏目关注,实力出圈。此外,成都多个景区和街区都推出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往。青城山景区、都江堰景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热门景区连续多日预约客满或接近游客接待量上限。这个假期,成都开启花式“宠客”模式,从延时服务、消费补贴到出行便利,用细节拉满游客幸福感。
都江堰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图片来源:都江堰文旅集团)
与此同时,四川多个景区和县城也表现抢眼,成为游客“反向旅游”“小城追秋”的热门选择。九寨沟景区在假期期间人气爆棚,门票早早售罄,带动九寨沟县成为全国酒店预订量最高的县城,展现出四川自然景区持续的号召力。此外,峨眉山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双双跻身全国Top10热门景区,分别代表了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双重魅力。大蜀道不夜三国城推出融合现代声光电技术打造的沉浸式夜游场景,让游客在光影与歌舞交融中感受蜀道魅力,假日期间还推出“背《出师表》免费看核心演艺”活动,进一步彰显“跟着诗词游剑阁”文旅融合魅力。宜宾兴文石海打造的全国首个以喀斯特地貌为载体的沉浸式演艺项目《石海长歌》带来行进式观演新体验,日日人气爆棚。
“川超”赛场外的嘉州美市(记者 李举涛 摄影报道)
“跟着川超游四川”持续火热,假日期间,川超赛事密集举行,各地文旅开足马力,把赛场变为城市文化秀场,“以赛为媒”激发群众的文化“凝聚力”和旅游“行动力”。凉山创新设置烧烤庄园、火把广场等“第二观赛区”,推出“看川超·品鱼宴”联动优惠,实现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深度衔接。乐山奥体中心球场外的“嘉州美市”同样精彩,60余个展位“串”成的美食街区,甜皮鸭、钵钵鸡、跷脚牛肉等乐山美食香气扑鼻,乐山特色文创、农产品琳琅满目,川剧变脸、彝族歌舞等节目轮番上演,让整个集市充满欢声笑语与热腾腾的烟火气。
10月6日晚,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播出。月光为引,荧屏为舟,将晚会主办地——德阳,推向了全球华人的视野。镜头流转间,三星堆、中江挂面村、太平廊桥等历史与文化地标将德阳融于一夜流光中。
四川线下消费超800亿元
消费新场景人气、商气“两旺”
国庆中秋假期,四川550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营业额)48.4亿元,同比增长3.9%。第三方大数据(银联商务)显示,全省线下共发生消费金额812.16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零售消费金额519.66亿元、增长3.13%;餐饮消费金额103.62亿元、增长1.15%。
“成都必购必带+重庆渝伴礼”联动展销集市(图片来源:成都市商务局)
截至10月8日,全省累计举办熊猫消费节系列促销活动978场次。全省统筹4亿元资金发放“蜀里安逸”消费券,覆盖餐饮、零售、川酒川茶、入川游等重点领域,让利规模超10亿元。
国庆中秋假期,全省120个“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结合实际策划开展假日促销活动,吸引客流超1800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超55亿元。
家庭宴、朋友宴、喜酒宴等成为国庆期间餐饮消费主流。据监测,全省139家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12.9亿元,同比增长6.5%。
四川“文博热”持续升温
文化体验感拉满、数据创新高……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四川文博场馆热度也是居高不下,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推出了丰富的展览陈列,以及趣味性浓、互动性强的多彩活动,构成了假日里另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月满华诞·幻游三国”主题文化活动(图片来源: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在四川博物院中,该院携手绵阳市博物馆、资阳市博物馆,新增两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珍品至基本陈列中展出,从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到汉代的青铜器、漆木器,还有反映魏晋风雅的青瓷。在浣花溪畔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中,一场“中秋听琴——草堂古琴雅集”之约,让中外游客都沉浸在这充满东方韵味的场景里。而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中,正在举办的“青·韵——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特展,现场特别复原了宋代中秋雅集的雅致盛景。同时,在以三国文化为核心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中,“月满华诞·幻游三国”主题文化活动通过虚实相融的场景营造、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与多元业态组合,让沉淀千年的历史文化以鲜活、年轻化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推动三国文化实现“破圈”传播。
亲子互动活动(图片来源:金沙遗址博物馆)
丰富多彩的活动,细心营造的节日氛围,和精心布置的展览陈列,自然让来到此地的游客流连忘返。四川博物院工作人员表示,国庆假期该院的参观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9.5%,讲解354批次,同比增长78.8%,活动场次较去年增加15场次,导览4674台,较去年增加19%。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中秋国庆期间,该馆门票多日售罄,多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8天累计接待观众82.4422万人次、单日接待观众最高达14.3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2.66%和45.38%。此外,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也透露道,据统计,馆内累计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5.2%。同时,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表示,假日期间共接待海内外观众32.5万余人次……巴蜀大地之上,关于博物馆的奇妙之旅还在持续上演。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王敏琳 整理报道
(综合:本网报道、四川观察、川观新闻、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封面新闻)
编辑:王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