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展销各类图书80余万种,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200余场次,实现图书及文创产品销售码洋1.09亿元,馆配馆建交易会采选码洋3.05亿元,线上线下累计吸引6300余万人次逛展
●本届书展首度与法兰克福书展合作,在主展场设立专属展区,集中展出“2024德国最美图书”;国际书店展示数千册进口原版图书,让读者实现“足不出蓉,阅遍全球”的体验
●让“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在书展相遇,本届天府书展首次打破展馆边界,将分展场延伸至13个文旅地标
10月18日,一个小女孩骑在父亲肩上逛天府书展
“参加这个盛大热烈的书展,我也变得更加年轻。”10月17日,九秩高龄的“人民艺术家”王蒙的一句话,拉开了2025天府书展的序幕。以“书香满天府 安逸读四川”为主题,4天的书展时光,把读书这件事变成了天府大地上一场有温度、有活力、有影响的文化共鸣。
10月20日,2025天府书展落幕,情况通报会用一组组数据勾勒出这场文化盛宴的分量:展示展销各类图书80余万种,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200余场次,实现图书及文创产品销售码洋1.09亿元,馆配馆建交易会采选码洋3.05亿元,线上线下累计吸引6300余万人次逛展。
书香铸魂
三重“浸润”里的文化生长力
何为书展的“书香”?是全民共享的文化普惠,是行业互通的资源聚合,更是文明互鉴的视野拓展。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说:“四川是一片浸润书香的土地,爱阅读、会生活已刻进城市的基因。”这种基因在本届书展上化作了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天府书展组委会先后向全社会发放1500万元惠民购书券,直接带动7300余万元文化消费;“真理之光——党的创新理论出版成果展”专区内,读者捧着《习近平讲故事》细细品读,“学习强国”现场答题赛人气高涨;“点亮阅读微心愿”全民阅读公益活动从省内延伸到全国17个省份,将为6.6万余名乡村儿童实现阅读心愿。
“书展就像一把火,能点燃整座城市的文化氛围,之后那些阅读热情会像星光一样散落在生活里。”作家乔叶的这句话,精准概括了书展对全民阅读的长效影响。
行业交流的深度,决定着书展的专业分量。作为核心板块的第十三届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吸引全国近600家出版单位参展——中国出版集团作为永久主宾团,组织旗下23家出版单位,携4000余种精品图书亮相,涵盖《复兴文库(第一至三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等主题精品;山东出版集团作为年度主宾团,携1300余种鲁版好书参展,包括《儒典》《齐鲁文库》等“山东文脉”工程成果,川鲁出版人围绕“地方典籍活化”展开专题对谈……最终达成3.05亿元采选码洋。
“天府书展的业界影响力正在持续增大,越来越多行业盛会愿意放在这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的观察,道出了书展作为行业交流枢纽的价值。
本届书展首度与法兰克福书展合作,在主展场设立专属展区,集中展出“2024德国最美图书”;国际书店打造的世界非遗商品展示区,展示数千册进口原版图书,《熊猫的世界》英文绘本、《三星堆:青铜时代的瑰宝》德文版等书籍销量居前,让读者实现“足不出蓉,阅遍全球”的体验。
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伊朗汉学家艾森·杜思特穆罕默迪与美国大熊猫研究专家詹姆斯·爱德华·阿亚拉共同担任阅读形象大使,艾森还在现场用中文分享了翻译《论语》的心得;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的孩子们带着《原来中国长这样》中文、英文、德文三语版图书亮相,书中记录了他们在中国的留学生活,童真视角引发现场共鸣。
“我们正通过书展的国际化路径,把大熊猫、三星堆等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全球共享IP,助力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新华文轩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说。
安逸赋能
多维升级里的新表达
“安逸读四川”的“安逸”,从来不是简单的舒适,而是让阅读融入生活的巧思。
“翻书见川”文创主题公园负责人佘攀介绍:“天府书展不再只是买书的地方,而是四川文旅内容的策展平台、体验入口。”这句话可以在主展场随处找到印证——“Z世代”青睐的AR互动区通过科技手段让读者穿越书页,银发阅读专区精选老年读者喜爱的书籍并提供养生咨询,非遗美食街的手工非遗美食供不应求,数字主题展区举办的王者荣耀争霸赛吸引200余支队伍参赛,年轻群体直呼“对味”。
文旅融合的巧思,让“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在书展相遇。本届天府书展首次打破展馆边界,将分展场延伸至13个文旅地标:凉山建昌古城、宜宾李庄古镇、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等举办分展场启动仪式;成都武侯祠设立“正史寻踪”“童趣三国”特色图书展区;南充阆中古城打造“文旅地标书市”;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首发“文旅珍藏版”藏书票,读者现场打卡即可兑换对应景区门票;绵阳“跟着阅读去旅行”流动书展首日就吸引超3万人次参与。不少读者表示:“这次逛书展就像提前体验了一趟四川全境游。”
“当下年轻人依赖攻略、执着打卡的旅游方式,正在失去‘行走大地、壮大精神’的机会,而书展联动文旅地标的举措,能指引读者深入体会山河之美,这和苏东坡写《石钟山记》《赤壁赋》的‘行走阅读’传统一脉相承。”阿来在“文学川军荐书”(第三季)颁奖典礼暨文学对谈活动上说。
主展场的阿坝文旅融合展区更是成为“网红打卡点”,读者可体验织绣制作、唐卡绘画,观看藏族折嘎说唱、羌族羊皮鼓舞与龙头琴弹唱,选购藏香、藏陶等非遗产品,浓郁的民族风情让读者恍若畅游阿坝州。
分众服务的精准度,让不同群体在书展上找到归属感。杨红樱、坦克叔叔的签售活动上,小读者排起长队;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带着《域外故事集》,与读者面对面分享创作故事,活动现场座无虚席;“Z世代”特色阅读专区突出潮流阅读和互动体验,书店人经验交流会分享实战技巧,覆盖全年龄段、全圈层读者需求。
“整个书展越来越有活力,就像成都这座城市一样充满吸引力。”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逛展后赞道。
文脉永续
深度带动四川产业发展
一场书展的价值,不止于4天的热闹。
“自2019年创办以来,天府书展凭借高质量办展、高规格推进,短短几年就成长为全国重要书展之一,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文化建设增砖添瓦。”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的话,道出了书展超越展会本身的意义。
对四川出版业而言,1.09亿元的图书及文创产品销售码洋直接提振行业信心;《雪域天路》《安逸哲学》等本土特色图书热卖,印证了“深耕本土文化、打造精品内容”的核心竞争力;“线上线下融合、展示展销结合、业内业外聚合”的办展模式,更为出版业探索“内容+渠道+体验”新模式提供样本……
对文旅产业来说,书展更成了IP赋能的新引擎。三星堆藏书票、阿坝非遗体验成为文旅新宠,景点与书籍的深度绑定让文化内涵成为文旅消费的核心吸引力,有效延伸“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价值链。
“天府书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重庆新华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斌评价。
当最后一位读者带着心爱的书离场,2025天府书展的故事已融入城市记忆。6300余万人次的参与,是大众对文化的向往;80余万种图书、1200余场次活动,是行业对内容的坚守;而王蒙口中“积蓄精神力量”的阅读火种、阿来倡导的深度阅读理念,更将持续滋养天府大地。
这场为期4天的盛会虽已落幕,但它激活的文化活力与产业动能,正让“书香天府”的种子在四川大地持续扎根、生长……
记者 肖姗姗/文 李强/图
编辑:王敏琳